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基金黑幕》引發我國證券市場「大地震」
 
【人民報訊】有證券業人士認爲,《基金黑幕》是中國證券市場10年來第一份對機構交易行爲有確切敘述的報告,它通過跟蹤1999年8月9日至2000年4月28日期間,國內10家基金管理公司旗下22家證券投資基金在上海證券市場上大宗股票交易記錄,在客觀詳盡地分析了它們的操作行爲之後,得出的結論是證券基金有大量違規、違法操作的事實。

這樣一篇造成很大影響的文章是怎麼出臺的呢?

據《財經》雜誌報道,今年6月以來,有三起公開報道的事件引起了該雜誌對證券投資基金的關注。一是關於嘉實基金管理公司內部「地震」的報道。6月12日,根據總經理洪磊的提議,嘉實基金管理公司以公司的名義,提請中國證監會審查公司董事王少華的任職資格。過了三天,嘉實基金管理公司召開董事會,王少華獲董事長馬慶泉授權主持會議,通過了罷免總經理洪磊的決議。這起風波揭示了嘉實基金內部關於投資理念的長期爭論;爭論的焦點就是:證券投資基金究竟應當進行長期分散化投資,還是進行重倉短期炒作?

二是6月22日,在全國人大關於《投資基金法》起草的工作會議上,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成思危言辭激烈地抨擊了證券投資基金操作中的違法、違規行爲,指出「目前我國證券投資基金有一種不好的傾向,就是幾家基金聯合操縱幾隻股票,最後把老百姓給套牢」。成思危素被稱爲「風險投資之父」。上述措辭嚴厲的指責在次日《中國證券報》頭版頭條刊出,中小投資者聞之大爲震動,而衆多證券投資基金則深表不滿。

三是8月14日,《中國證券報》發表了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中心投資基金課題組的一份長篇專題報告,題爲「四問證券投資基金」。該文的執筆人與課題主持人是著名金融專家王國剛博士。文章提出四大具有根本性的問題——「證券基金本身具有穩定股市的功能嗎?」「證券基金本身具有分散股市風險的功能嗎?」「證券基金的投資收益一定高於股民投資的平均收益嗎?」「發展機構投資者就是發展證券基金嗎?」專題研究給出的答案全部是否定的。

正當《財經》關注這些關於證券投資基金的「負面」新聞的同時,該雜誌記者又獲悉上海證券交易所監察部的一位監管人員有一份對證券投資基金操作進行跟蹤研究的報告。這份報告最近經某種渠道摘要報送到國務院高層,引起極大重視,中國證監會已開始嚴密關注證券投資基金的運作,但此份報告的執筆人卻因爲報告被新聞單位知曉而受到處分。

9月間,《財經》記者專赴上海證交所,了解到正是該所監察部人員趙瑜綱今年6月27日受到「嚴重警告」處分,理由是「未經批准,擅自將工作中知悉的內部信息外泄他人」,違反了《上海證券交易所保密工作條例》。趙瑜綱在記者面前採取迴避態度,只是反覆強調「那份報告只是我個人做的,並不代表交易所或者監察部的意見」;「我沒有外傳,是有人不小心……」

雖然沒有得到趙本人的合作,但《財經》經過種種曲折,還是拿到了那份在市場中傳聞已久但多數人尚未目睹的報告,這份報告由《基金行爲分析》與《基金風格及其評價》兩份文件組成,而其中的後者正是後來刊登在10月號《財經》上的封面文章《基金黑幕》所據以分析的主要「原材料」。

衆說紛談話「黑幕」

《基金黑幕》刊登後在證券界引發的震動是有目共睹的,爲什麼該文的發表會引起除了當事人10家基金管理公司的強烈反應外,還在證券部裏「炸開了鍋」?

人們知道,證券投資基金早在正式推出之前,就被廣泛地期待爲市場上最重要的「健康力量」,投資者對其「穩定市場」之功能熱望殷切。1998年以來,每一批基金來到市場,無不承載着監管層的厚愛和輿論的褒揚,更被視爲引入西方成熟市場經驗、培育機構投資者的重要舉措。一些公開的說法更稱,基金以其相對穩健和守規的操作,對穩定市場發揮了重大作用。

許多普通股民都是在這樣的宣傳中認識了自己與基金的關係:如果你沒時間炒股,或者不會投資,可以把錢交給基金經理「打理」,基金投資者可以幫你減少投資風險,卻又能取得較好的收益。現在他們一旦知道了基金的諸多「黑幕」,還能不懷疑自己把錢交給基金經理的選擇嗎?!

一位資深股民說,《基金黑幕》裏所提到的許多事情其實早就是股市中公開的祕密,像基金在一隻股票股價高位接盤的情形在市場上並不鮮見,但過去人們還都只是推測而已,現在被權威的財經媒體以「研究報告」的形式加以披露確認,而且所用的背景材料又是那樣的權威(來自交易所的交易記錄),真是讓人覺得沒話可說,基金運作中確實有「黑幕」。不過他又表示此事對基金的影響不會很大,雖然基金會有所收斂,但他擔心有關方面最後會讓這件事不了了之的。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操盤手表示,在開放基金即將入市的時候把封閉基金存在的問題「炒」得這麼大,可能意味着有關方面要整頓整頓基金市場了,他說不管基金是否存在「黑幕」,都需要重視傳媒提出的意見,「有則改之無則加勉」嘛,因爲有一個規範的遊戲規則畢竟是股市市場健康發展所不可少的。

有意思的是,記者昨天曾試圖採訪一些券商的老總,但都被不宜發表意見而「擋駕」。有股民說券商都是基金的發起人,他們能對自己的「兒子」說什麼呢?

對《基金黑幕》一文基金方面又是怎麼看呢?幾經努力,記者昨晚終於電話採訪到正在北京的某基金一位權威人士,該人士表示:《基金黑幕》的說法是不負責任的,基金均接受着嚴格監管,不可能出現該文所說的那種情況。他認爲基金追求利潤最大化無可非議,除了管理人員非法收受利益和幾家基金有意聯手操縱市場外,基金在股市上爲獲得利益進行的各種操作不應視爲不妥。

10家基金管理公司聯手反擊

昨天,中國證券業又爆出大新聞,大成等10家基金管理公司聯合發表嚴正聲明,指出《財經》雜誌在今年10月號上所刊登的《基金黑幕——關於基金行爲的研究報告解析》一文對中國基金業兩年來的試點成果給予全盤否定,其中有頗多不實之辭和偏頗之論,會嚴重誤導投資者。

由大成、長盛、華安、華夏、國泰、南方、博時、富國、鵬華、嘉實等10家基金管理公司共同發表的聲明認爲,證券投資基金業在中國的發展雖然只有兩年多的時間,但由於起點較高,中國的基金管理公司已經是國內監管最嚴格、制度最完善、透明度最高的投資機構之一,其業務都是嚴格按照法律法規的要求進行的。據了解,10家基金管理公司並不諱言兩年試點過程中的經驗教訓,表示將一如既往地堅定地走規範化的道路。

該聲明強調《基金黑幕》沒有說明該文所依據的資料的正當來源,也無從了解這些資料的真實面目,但就文章引述該資料的分析數據、研究方法和研究結論來判斷,其依據的資料數據採樣不準確,研究方法不科學,對基金的交易行爲的判斷與事實嚴重不符。聲明還舉例說明該文中的解析性立論在許多方面都違反了證券市場的基本常識。

對文中不負責任地傳播基金經理收受利益高位接盤的市場謠言,並使用「黑幕」、「欺騙」、「迷惑」、「誤導」等惡意誹謗字眼,聲明予以嚴厲的譴責。聲明還說對《基金黑幕》一文作者及《財經》雜誌社的行爲給中國基金業及10家基金管理公司的聲譽和經濟上造成的損失,保留追究相應法律責任的權利。

這兩年來,業界中關於基金的議論很多,但引來全體基金公司集體「發難」卻是第一遭,可見這個《基金黑幕》的份量是何等之重!

難怪此「聲明」一出即在證券部裏「炸開了鍋」,本來有許多普通股民還不知道有個專業雜誌叫《財經》的,但在10家基金公司的高度重視與「共同指引」下,許多股民到處打聽10月號的《財經》雜誌哪裏有售,記者也問過幾家書店,但均還沒到貨,最後還是在網上才查到該篇引發「地震」的重磅文章。

到底揭了啥「黑幕」?

《基金黑幕》洋洋萬言,它到底都爆了些什麼「猛料」呢?可以說,該文所談到的問題基本上涉及了目前人們對證券投資基金運作中的種種質疑。

第一,認爲「基金穩定市場」的作用未被證明。文章肯定了證券投資基金在剛入市時基本上有穩定市場的功效,但同時指出,當基金隨着上市「老化」之後,該作用已出現了變化,定量分析的事實使人們看到,至少在1999年8月至2000年4月底的「樣本期間」,基金穩定市場的作用並不顯著。因爲從基金總體減倉的情況看,無論在盤整期還是上升和下降期,「都有近2/3的基金始終處於減倉階段」。「這表明基金對後市並不樂觀」。

第二,基金「對倒」製造虛假成交量。當某股票處於弱勢時,即使「割肉」出售也未必有人買,做鬼的辦法就是自己做託。在證券市場上,這種做法被稱爲「對倒」,系嚴重違法行爲。令人遺憾的是,從這份報告的分析看來,大部分基金都發生了「對倒」行爲。如同一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的多家基金存在明顯的共同減倉或建倉行爲,其中博時、南方和長盛基金管理公司涉及的股票家數較多。

第三,利用「倒倉」操縱市場。「倒倉」即甲、乙雙方通過事先約定的價格、數量和時間,在市場上進行交易的行爲。一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兩家基金相互倒倉,無疑解決了先上市的基金的流動問題,又不影響甚至可以提高淨值,真是「得來全不費功夫」。

第四,質疑基金的「獨立性」。文章認爲「如果基金髮展爲股東或發起人服務,那麼基金的獨立性就很成問題。非理性操作例如高位『接倉』等就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第五,「淨值遊戲」不僅僅是表面的欺瞞。文章認爲目前基金都是封閉式基金,以對倒來提高淨值,似乎只能說是「徒慕虛榮」。但今後一旦管理開放式基金,由於其規模隨業績的好壞而增減,如果繼續以此手法提高業績,就與上市公司做假賬虛增業績、吸引投資者如出一轍。

第六,「投資組合公告」的信息誤導愈演愈烈。根據目前讀到的基金行爲研究報告,可以獲知基金在公告前的15天中作爲多多,其持倉情況已有很大改變。這種「失真率」有日益擴大的趨勢,而且極易在市場上造成信息誤導。

相關資料

目前我國的證券投資基金共有23家,分別由10家基金管理公司管理,這10家基金管理公司分別爲博時公司、華安公司、嘉實公司、南方公司、華夏公司、長盛公司、鵬華公司、國泰公司、大成公司和富國公司。

10家基金公司管理的基金分別爲裕陽、裕隆、裕元(博時),安順、安信(華安),泰和(嘉實),開元、天元(南方),興和、興華(華夏),同益、同盛(長盛),普惠、普豐(鵬華),金泰、金鑫(國泰),景宏、景福、景陽、景博(大成)和漢盛、漢興、漢博(富國)。基金規模主要爲30億元、20億元、15億元和10億元四種。其中漢博是今天新上市的基金,屬於富國基金公司管理,該基金是由老基金改組而成,還需進一步擴募。(摘自新快報)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4/559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