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共軍何妨換個腦袋
 
歐錫富
 
【人民報訊】中央日報評論文章:中共到目前爲止,共發表三份國防白皮書,第一次是在一九九五年十一月,名稱是「軍備控制與裁軍」白皮書,主要內容爲促進人類和平、反對軍備競賽等,對於臺灣問題並未提及。第二次是在一九九八年七月所發表的「中國的國防」白皮書,當中提及臺灣是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解決臺灣問題,有權採取必要的軍事手段以維護主權與領土完整,反對任何國家對臺軍售,和今年十月所發表的「二○○○年中國的國防」白皮書基調很接近。從模糊的不放棄使用武力,變成有條件的對臺動武,是第三份國防白皮書很明顯的不同之處。

臺灣的軍事力量,按人數的比例來看,大概只有中國大陸的十分之一。但在海、空軍的武器設備方面,兩岸之間維持著一種動態的平衡。中共新型的蘇愷二十七有五、六十架左右;而臺灣空軍的二代兵力,F十六約有一百五十架,幻象兩千約有六十架,自制戰機則有一百三十架。雖然戰機性能是中共佔優勢,但因爲臺灣主要是以防守爲主,又相隔著狹窄的臺灣海峽,中共的數量與性能優勢很難充分發揮。

臺灣的老百姓對於中共的文攻武嚇或大練兵之類軍事演習,必然會感到厭惡或恐懼,但邊際效用遞減,久了大家也就麻痹了,對於臺灣民心所造成的衝擊影響會越來越小。臺海一旦發生戰爭,對於中國大陸南方沿海城市的經濟發展與建設會造成很大的破壞。基本上中國大陸北方較政治化,對於主權與領土問題的立場較強硬;而南方則較經濟化,傾向於和平解決臺海問題,以免破壞現有的經濟成果。

由於時代與觀念的轉變,加上高科技武器所需的專業人才,對於軍人的素質與訓練格外重視,因此兩岸的軍人有走向職業化的趨勢,志願役的比例逐漸提高。而兩岸的軍事交流,比方說軍艦互訪港口、學術研究等等,主要障礙還是雙方互信建立的問題,目前來說還是很困難,在政治問題徹底解決之前不太可能進行。

隨著經濟的發展與社會的開放,中共目前對於人民的控制力量不如以往,好比法輪功事件,中共的鎮壓似乎無法收到確實的效果。在中共強調「軍隊專業化」的同時,「黨指揮槍」的控制程度也會隨之降低。中共刻意地渲染民族主義,雖然有時可以收到效果,例如在誤炸大使館事件,中共藉由民族主義情緒的醞釀,給予美方強大的壓力;但民族主義好比一把「雙面刃」,若是控制失當,很有可能會反傷自己。

目前中共還是用主權問題、領土不容分割的角度來思考兩岸問題,如此一來,兩岸僵局很難解套,最終只有走向軍事解決一途。除非中共當局能夠「換個腦筋」,莫將臺灣追求民主化的過程解釋爲追求臺獨,透過加強經濟、文化、學術等方面的交流,來促進兩岸的了解,方能化解分隔五十餘年的心防與不信任感。至於臺灣將走向統一或獨立,在彼此更加了解之後,或許能做出正確的決定。

(主講人歐錫富教授爲「國家政策研究院」研究員)(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5/563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