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選戰的意義還在於其過程
——旁觀美國大選有感之二
 
胡平
 
【人民報訊】總統大選,歷來是美國政治生活中的一臺大戲。今年的大選尤其富有戲劇性。在這裏,連一般平時不關心政治的華人都津津樂道,議論紛紛。這正是選戰的意義所在。

  選戰的意義不僅在於以民主的方法產生出國家的領導人,以和平的方式完成權力轉移——這都是選戰的結果。選戰的意義還在於選戰的過程。

  選戰以它的戲劇性吸引了公衆的關注和投入,以它的競爭性激起了人們的思考和參與。選戰造成了政治人物彼此之間平等而開放的對話與交流,造成了政治人物與民衆的平等而開放的對話與交流,造成了民衆相互之間的平等而開放的對話與交流。

  丘吉爾說得好:「對於政治人物的教育而言,沒有什麼比選戰更重要的了。」唯有通過選戰,你才能深刻地把握社會的脈動,真切地了解人民的需要;也唯有通過選戰,你才能清晰地測試出你的理念和政見,測試出你的說服能力和領導能力,迅速地傳出你的信息,及時地調整自己。

  選戰是政治家的課堂,也是人民的課堂。選戰是民主社會的盛大節日,是全民參與的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雖然在平時,學校裏一直有公民教育和政治知識教育,書刊上媒體上有大量的政治研究和政治討論,社會上也有大量的政治活動,但總有不少人不關心不介入。可是,選戰卻能以其戲劇性和競爭性吸引住他們。我們可以斷言,在民主社會中,大部分民衆的政治知識、政治教育和自我教育,不是在教室裏和圖書館裏進行和完成的,而是在選戰中進行的和完成的。據報道,一位北京的出租車司機說:「中國人還不能象美國人一樣搞選舉,因爲美國人熟悉政治,熟悉他們的領導人,中國人不熟悉,讓我們選也不知道該怎麼選。」這位司機說的也許是實情,但恰好顛倒了事情的因果關係。中國人不熟悉政治,是因爲我們無權參與政治;美國人因爲能夠參與政治所以才熟悉政治。不錯,選戰要求人民是公民,但正是選戰使得人民成爲公民。

  有人批評選戰「勞民傷財」。此話不對。選戰並不破壞人們正常的生活與工作。人民完全是自發地、主動地參與選舉活動。這和共產黨搞的強迫人們參加的各種政治運動——如所謂「社教」、「三講」——根本不同。不錯,選戰是要花錢的,但選戰花的是候選人自己的錢,是支持者志願捐出的錢。政府也對正式候選人給與一定的資助,其數量受到明確限制,譬如在美國大選之年,政府的資助不到全年總支出的百分之一。這和專制國家中名目繁多的各種慶典所花費的巨大金額實不能相比。轉自(大參考)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21/648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