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抗美援朝運動 鞏固政權意義大於外交
 
【人民報訊】明日報專稿:中共當局10月25日以極高規格在北京人民大會堂舉行「紀念抗美援朝50週年大會」。中央政治局7名常委同時出席了會議,中共總書記江澤民更在會中發表了長篇講話。回顧這一場在50年前舉行的慘烈戰事,「江核心」的目的不是要撫今追昔,而是要激起人民的愛國主義,鞏固自己的領導地位。

1950年10月25日的冬夜,在中共前黨主席毛澤東的決定下,由彭德懷率領的第一批解放軍以「中國人民志願軍」的名義,跨過鴨綠江進入北韓境內,並在數日後與美韓聯軍交火,北京與華府自此展開史上第一次交鋒,直到1953年7月韓戰結束方休。中國爲這場戰爭付出了慘烈的後果,據估計,大約有70萬至90萬名中國軍人傷亡。北京雖然贏得了世界大國的地位,但卻失去了「解放臺灣」的機會,也種下了日後中蘇失和的種子。

50年前毛澤東決定出兵朝鮮半島,外交上的考量遠重於內政。50年後江澤民高調紀念抗美援朝,鞏固政權的內政意義卻遠大於外交。雖然香港媒體不斷表示,北京有意藉抗美援朝活動警告美國不要介入臺海事務,不要低估中國統一臺灣的決心,但就江澤民在大會中的演說內容來看,抗美援朝活動的主調既不強調「抗美」,更不是要「援朝」,而是要以愛國主義確保中國新一代的接班進程平順過度,並轉移民衆對中國棘手問題的關注。

江澤民在演說的前半部花了大篇幅回顧當時的歷史與戰爭情況,並懷念了中共元老毛澤東、鄧小平、彭德懷、劉少奇等人。雖然江澤民也批判了「霸權主義」,但是通篇演說的主調與結論卻是中國將按照他自己提出的「三個代表」理論,盡力維護世界和平,並堅持經濟發展方針完成「十五」計劃,而未強調美國與臺灣問題。

會場中懸掛的巨幅標語似乎與「抗美援朝」沒什麼關係,但卻更能點出中共中央高調舉辦紀念活動的目的。懸在人民大會堂中的橫標上寫着,「發揚愛國主義和革命英雄主義精神,緊密團結在以江澤民同志爲核心的黨中央周圍,把建設有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事業不斷向前進。」

50年前的中國,在美蘇兩強對抗的情勢下不得不選邊站、分敵友,50年後國際政治已經轉變爲「一超多強」的多極格局,昔日的敵人美國甚至以「高層次政治干預」力保中國進入世貿組織WTO,曾經交鋒朝鮮半島的兩國軍隊更展開了熱烈的互訪。

在中美交好的旗幟下,江澤民巧妙地將「抗美援朝」這個革命式的歷史符號轉變爲以愛國主義支持中共中央的行動。江澤民與他的6名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事清楚了解,中共目前最重要的是確保第四代領導集體能在2002年十六大中順利接班、反腐敗運動能得到人民滿意、在經濟上要盡力營造和平環境,吸收外資,確保十五計劃能順利執行,經濟增長能翻一番、翻兩番…

畢竟時代已經改變了。在「富起來」、「和平統一」的口號之下,1950年代的那一場慘烈戰事已經完完全全成爲歷史的一部份,埋藏在老一輩中國人的心目中。中國的新一代領導江澤民了解,經濟才是決定一切的關鍵,革命式的暴力手段對中國的發展是有害無利的。對他來說,「抗美援朝」除了剩下愛國主義的剩餘價值可供消費之外,什麼都沒有剩下。(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2/547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