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公安 法院不守「規矩」
 
【人民報訊】(博訊12日消息) 《中國青年報·法眼》 10月11日 文/魯寧 公安與法院,一個負責治安與破案,另一個專事司法調解與審案。兩者雖 都代表國家行使司法公權,但因其分工各異,彼此行使權力的「規矩」也截然有別。

公安的「規矩」講究「主動」。具體指:接案就報(如實向上級報告發案數量)、有報就立(接到報案就立案)、立案就 破,惟如此,才不辱「保護與打擊」的使命。

法院的「規矩」正好相反。必須堅持「被動」。舊時謂「民不舉官不究」,如今叫「不告不理」。何以要如此?因爲「被 動」取決於「中立」。惟有司法的中立,才能保證司法的公正。 可偏偏兩家都不太守「規矩」。前者常變「主動」爲「被動」;後者則時不時變「被動」爲「主動」。

不守「規矩」由來已久。但問題的嚴重性卻一直模糊不清。近日讀到兩則報道,才對兩家的「不規矩」有了「定量」的認 識。

先看公安的「不規矩」。今年1至7月廣東省刑事案件立案數比去年同期猛增了1.9倍(見9月6日的《中國青年報》「法治 社會」版)。這個數字,不是說明廣東的治安形勢突然惡化了,而是當地公安從今年起實行「接案給回執,報案人可以隨 時查詢案件查處進度」,以往廣東各地公安機關及地方政府在上報刑事案件統計數字時嚴重「縮水」———不破案不立 案、不立案就瞞報———的惡劣做法得到了初步遏制。看看吧!才「初步遏制」,實際刑事案件就猛增了近兩倍。

再說法院的「不規矩」。山東省某縣造紙廠多年積累債權涉及828家單位,總額計1500萬元。今年,縣法院抽調法官主動 上門攬案,奮戰百日,找到12個省、市200多個債務人,通過訴訟或非訴訟手段追回欠款462萬元。縣委書記激動地說:這 就是服務,這就是效益(見9月4日《法制日報》)!顯而易見,「效益」產生於法院的不守「規矩」,「效益」以犧牲司 法公正爲代價。請注意:法院只有司法屬性,沒有經濟屬性!

公安不守「規矩」事出有因。接報不立案———不立案又常常演變爲不必破案或只破大案要案,從而爲公安自身破案技能 欠佳、隊伍素質不高打馬虎眼。反過來,眼瞅着治安形勢很糟糕,公安就先破案再立案,用這一招逃避追究不算,保不準 還能立功受嘉獎。而地方官最划算,不必再爲「難保一方平安」而遭「一票否決」。

法院難守「規矩」則緣於缺乏「獨立性」。按憲政規則,地方法院是國家設在地方的法院,不是地方政府的法院。由於體 制有缺陷,法院在人、財、物方面均有求於地方,一旦地方官令你「上門攬案」或「重點服務」,你敢不遵令?法院之所 以插手地方經濟糾紛,甚至「劫持」一方當事人作爲「人質」的違法事件屢屢出現,原因概出於此。

公安不守「規矩」造成虛假的「國泰民安」和「鶯歌燕舞」。法院不守「規矩」導致司法的公信度蕩然無存。司法改革千 頭萬緒,變不守「規矩」爲逐步守「規矩」,當列入改革之議題,萬不可再視而不見了。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12/432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