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諾貝爾文學獎開了中國人一個大玩笑
 
舒乙
 
【人民報訊】大紀元12日電:中國人爲爭取諾貝爾文學獎殊榮奮鬥了半個世紀,傳當年老舍曾經有緣問津諾貝爾,但一場文革害死了一個優秀作家,也毀了中國的諾貝爾夢。

華裔作家高行健獲得2000年諾貝爾文學獎,消息傳出,中國現代文學館館長,已故作家老舍之子舒乙表示,「諾貝爾文學獎開了中國人一個大玩笑,本世紀最後一年,諾貝爾文學獎終於頒給中國人。」

曾傳有希望問鼎的大陸作家莫言說,很高興終於是中國人得獎,打破一百年來的空白。

另據報道,香港開放雜誌總編輯金鐘表示,高行健獲獎是華人作家首次獲此殊榮,相信可以藉此提高中國文學在世界的影響力,但會使中共感到尷尬。

他說,這次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流亡法國的華人劇作家高行健,是因爲諾貝爾文學獎對於來自極權國家的文學創作者,歷來只會頒給對極權主義意識形態的判逆者,而且作品必須有其個人特色。由於,高行健曾在「六、四」期間強烈批評中共,他的作品主要探討人性,是極權意識形態判逆者,加上他長期在海外生活,可以用外文寫作,故許多作品在西方出版,獲得很高評價。

金鐘相信,這次高行健獲此殊榮,會使中共感到尷尬,但不會表示反對,並相信大陸媒體會低調處理這宗新聞。

另悉,大陸作家陳村對此事表示說:「總算有中國作家得獎。他說,諾貝爾經濟獎或物理獎是真材實料的結果,但文學獎給一種人摸彩之感,過去一百年中國作家沒摸到獎,大家總覺得不高興。陳村曾於1980年代末看過由高行健同名小說改編的舞臺劇《車站》,由於是小劇場,一場戲大約容納100人左右,場次也不多,票是很不容易才弄到的。他回憶高行健劇作相當前衛,採用西方的戲劇手法,不過他的小說在大陸並不有名。

在大陸,許多人對高行健的名字感到陌生,臺灣的佛光大學文學院副教授陳信元說,這是由於高行健在大陸發表的作品不多,他在1981年發表《現代小說技巧初探》的小說評論,1984年發表中篇小說集《有隻鴿子叫紅脣兒》,他的戲在大陸「清除精神污染運動」時遭北京當局禁演,因此高行健的主要作品例如《靈山》、《一個人的聖經》都只能在海外出版。(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0/13/437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