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企業家能從投資家那學到啥?從貝索斯巴菲特談起
 
趙曉
【人民報消息】在商業世界裡,企業家與投資家似乎走著兩條不同的路。 一個創造企業,駕馭風險;一個投資資本,評估價值。 但真正偉大的企業家,往往都懂得像投資家一樣思考; 而真正智慧的投資家,也往往具備企業家的遠見與勇氣。 亞馬遜創辦人傑夫·貝索斯與股神沃倫·巴菲特,正是這兩種精神的交匯點。 兩人相識多年,互相尊敬。貝索斯曾坦言,從巴菲特身上,他學到了兩條足以改變人生與企業命運的經驗—— 這兩條經驗,也揭示了「經營企業」與「投資人生」的同一邏輯,值得善商們借鑑和學習。 一、第一課:用「稱重機」思維取代「投票機」思維 巴菲特最喜歡引用本傑明·格雷厄姆的一句話: 「短期來看,股市是一台投票機;長期來看,它是一台稱重機。」 貝索斯說,這句話改變了他看待亞馬遜的方式。 當外界關注股價、輿論和季度財報時,他只關心一件事—— 當歷史的天平真正稱重時,亞馬遜的重量是否足夠? 「稱重機思維」,是一種拒絕喧囂、追求本質的眼光。 它提醒企業家:不要被當下的掌聲迷惑,也不要被短期的風浪動搖。 真正的價值,不在於市場怎麼「投票」,而在於時間怎麼「稱重」。 這也是投資家與企業家最本質的共同點—— 他們都在與時間做朋友,都懂得延遲滿足,都相信復利的力量。 不同的是,投資家讓資金復利;企業家讓願景復利。 二、第二課:做更少、更大的決定 貝索斯的另一條體悟,來自巴菲特的一句幽默名言: 「如果我一年能做出三個好決定,我就算是個好人。」 這句話讓貝索斯意識到,真正重要的不是「多決策」,而是「好決策」。 在這個信息過載、節奏狂躁的時代,很多企業家以忙碌為榮,卻忘了思考本身才是生產力。 貝索斯每天早上10點前開第一次會議,下午5點以後不再做重大決策。 他說:「如果我每天能做三個高質量的決定,這一天就值了。」 他學到的,不只是管理技巧,而是一種時間的哲學—— 真正的領導者,不是靠速度取勝,而是靠清醒取勝。在喧囂中保留判斷的寧靜,在壓力下保持節奏的節制, 這是企業家從投資家身上最該學的一課。 三、第三課:價值觀比商業模式更重要 巴菲特與貝索斯的共鳴,不止在於理性,也在於道德。 巴菲特信奉「誠實、簡朴、長遠」;貝索斯強調「客戶至上、長期投入」。 兩人都明白: 資本是手段,不是目的; 財富是結果,不是信仰。 他們都用一種近乎宗教的敬畏態度對待「價值」這個詞—— 不僅是股東價值,更是時間、信任與使命的價值。 在短視與投機盛行的今天,這種「長線主義」是一種稀缺的信仰。 它要求企業家像農夫而不是獵人,懂得耕耘、耐候、等待,相信季節的循環,相信種子的力量。 思考:投資家的眼光,企業家的靈魂 偉大的企業家,不只是創辦公司的人,也絕對應該是一個長期主義者、理性主義者與意義追求者。 他所投資的,不只是產品和市場,更是未來和人性。 也因此,貝索斯從巴菲特身上學到的,不只是兩條經驗,而是商業文明的智慧: 如何在時間的洪流中,用理性抵抗躁動,用寧靜孕育偉大? 企業家的終極考驗,不是他能多快登頂,而是當市場的「稱重機」啟動時,他所建造的世界,是否依然沉甸甸地——站立得住? (轉自「雲上迦南」)△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0/29/92851b.html
打印機版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10月29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