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企业家能从投资家那学到啥?从贝索斯巴菲特谈起 |
| |
|
赵晓
|
|
【人民报消息】在商业世界里,企业家与投资家似乎走著两条不同的路。
一个创造企业,驾驭风险;一个投资资本,评估价值。
但真正伟大的企业家,往往都懂得像投资家一样思考;
而真正智慧的投资家,也往往具备企业家的远见与勇气。
亚马逊创办人杰夫·贝索斯与股神沃伦·巴菲特,正是这两种精神的交汇点。
两人相识多年,互相尊敬。贝索斯曾坦言,从巴菲特身上,他学到了两条足以改变人生与企业命运的经验——
这两条经验,也揭示了“经营企业”与“投资人生”的同一逻辑,值得善商们借鉴和学习。
一、第一课:用“称重机”思维取代“投票机”思维
巴菲特最喜欢引用本杰明·格雷厄姆的一句话:
“短期来看,股市是一台投票机;长期来看,它是一台称重机。”
贝索斯说,这句话改变了他看待亚马逊的方式。
当外界关注股价、舆论和季度财报时,他只关心一件事——
当历史的天平真正称重时,亚马逊的重量是否足够?
“称重机思维”,是一种拒绝喧嚣、追求本质的眼光。
它提醒企业家:不要被当下的掌声迷惑,也不要被短期的风浪动摇。
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市场怎么“投票”,而在于时间怎么“称重”。
这也是投资家与企业家最本质的共同点——
他们都在与时间做朋友,都懂得延迟满足,都相信复利的力量。
不同的是,投资家让资金复利;企业家让愿景复利。
二、第二课:做更少、更大的决定
贝索斯的另一条体悟,来自巴菲特的一句幽默名言:
“如果我一年能做出三个好决定,我就算是个好人。”
这句话让贝索斯意识到,真正重要的不是“多决策”,而是“好决策”。
在这个信息过载、节奏狂躁的时代,很多企业家以忙碌为荣,却忘了思考本身才是生产力。
贝索斯每天早上10点前开第一次会议,下午5点以后不再做重大决策。
他说:“如果我每天能做三个高质量的决定,这一天就值了。”
他学到的,不只是管理技巧,而是一种时间的哲学——
真正的领导者,不是靠速度取胜,而是靠清醒取胜。在喧嚣中保留判断的宁静,在压力下保持节奏的节制,
这是企业家从投资家身上最该学的一课。
三、第三课:价值观比商业模式更重要
巴菲特与贝索斯的共鸣,不止在于理性,也在于道德。
巴菲特信奉“诚实、简朴、长远”;贝索斯强调“客户至上、长期投入”。
两人都明白:
资本是手段,不是目的;
财富是结果,不是信仰。
他们都用一种近乎宗教的敬畏态度对待“价值”这个词——
不仅是股东价值,更是时间、信任与使命的价值。
在短视与投机盛行的今天,这种“长线主义”是一种稀缺的信仰。
它要求企业家像农夫而不是猎人,懂得耕耘、耐候、等待,相信季节的循环,相信种子的力量。
思考:投资家的眼光,企业家的灵魂
伟大的企业家,不只是创办公司的人,也绝对应该是一个长期主义者、理性主义者与意义追求者。
他所投资的,不只是产品和市场,更是未来和人性。
也因此,贝索斯从巴菲特身上学到的,不只是两条经验,而是商业文明的智慧:
如何在时间的洪流中,用理性抵抗躁动,用宁静孕育伟大?
企业家的终极考验,不是他能多快登顶,而是当市场的“称重机”启动时,他所建造的世界,是否依然沉甸甸地——站立得住?
(转自“云上迦南”)△
|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0/29/92851.html |
|
打印机版
|
|
|
|
|
|
 |
 |
 |
|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