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朱熔基力主查辦周正毅 陳良宇大鬧胡溫中央 (多圖)
【人民報消息】

前總理朱鎔基力主查辦周正毅案


今年五月,由於周正毅、劉金寶案被揭發,「上海幫」貪污受賄罪行逐漸曝光,一股或明或暗清算「上海幫」的力量正在不斷壯大。

朱鎔基向胡溫建議查處周正毅

據2003年11月前哨雜誌報道,外界普遍認爲,查處周正毅是由新上臺的胡錦濤、溫家寶主導的。其實,胡溫上臺之後尚未站穩腳跟,「上海幫」又虎視眈眈,他們對周正毅的胡作非爲雖然心中有數,但考慮到周和「上海幫」的關係,只好先放一馬。

力主查辦周正毅案的是前總理朱鎔基,朱退休後一直在上海休養。休養期間,他接觸了許多上海市民,包括一些身受其害的幹部。他們向朱鎔基投訴周正毅依仗權貴亂拆民房,大發其財。

一個賴昌星式的流氓小混混,靠向官府和銀行行賄,居然成了擁有幾家上市公司和幾百億財產的「上海首富」,這是朱鎔基也覺得不可思議的。朱退休後,無官一身輕,沒有包袱,不怕被人整,雖然他知道周正毅是因爲和黃菊、陳良宇勾結才能在上海灘發達的,並且查到最後肯定要牽涉到江澤民的兒子江綿恆,但他還是向胡溫建議查處周正毅。

吳邦國不喜歡黃陳


吳邦國認爲周正毅該查
支持查處周正毅的還有人大常委會委員長吳邦國。吳也屬「上海幫」,但在八十年代比較靠近當時的上海市委書記芮杏文。朱鎔基一九九一年離開上海後,由吳邦國任上海市委書記,黃菊任上海市長,兩人關係並不融洽。吳邦國也聽到一些關於周正毅巧取豪奪的議論,對黃菊、陳良宇縱容周正毅強毀民居也覺得太過分。吳邦國是一九九四年離開上海到北京任副總理的,當時周正毅還沒有「崛起」,吳和周沒有半點關係,所以比較超脫。吳邦國曾和朱鎔基交換過意見,兩人都認爲周正毅該查。

周正毅被揭發後,陳良宇如坐鍼氈,但陳背靠江澤民有恃無恐。他逮捕替房屋被毀戶打官司的律師鄭恩寵,逮捕向中央告狀的香港居民沈婷,妄圖用法西斯暴力壓制事件深入暴光,但事與願違。

胡錦濤同志對陳良宇印象不好

八月份,向「上海幫」進攻的第二波打響了。中央五部委組織調查組赴上海調查「土地腐敗」,查出上海兩年來有百分之八十四的房地產用地沒有經過招標。八月二十五日,中國科學院工業研究所主辦的《中國經營報》刊載了此消息,令黃菊、陳良宇的腐敗罪行再次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

耐人尋味的是,中國科學院是江大公子江綿恆地盤,《中國經營報》揭發黃菊、陳良宇的腐敗罪行實乃「項莊舞劍,意在沛公」。但該工業研究所如此敢爲,可見亦有相當背景支撐。

八月二十九日,溫家寶到上海視察,這是溫當總理後首次到上海。他找陳良宇談了十五分鐘,問他和周正毅是什麼關係。陳承認強調經他手批給周的貸款只有六千萬,上海貸款主要是黃菊批的。溫還對陳說,你怎麼搞的,胡錦濤同志對你的印象並不好!

江澤民力保陳良宇


「上海幫」江澤民、黃菊、陳良宇
據說中央曾有意要「動」陳良宇,對其進行黨紀法律查處或將其調離上海。但最終胡錦濤請示江澤民時,江指示大意如下:上海市對外的窗口,動作太大會造成國內外的巨大震動,對大局不利。陳良宇是好人。

早在周正毅、劉金寶事件發生後,江澤民威脅中央政治局:劉金寶事件,周正毅事件,王雪冰事件,還有其他類似事件,只能算是上海市委某些環節工作失誤,不能看作是直接勾結。黃菊、陳良宇同志主持市委工作,中央是肯定的。黃菊、陳良宇同志在工作、作風上有錯誤,但已有認識,不要再揪住不放。上海政局絕不能亂,局部亂也不行。一亂,其他地方跟風肇事添亂,會失控。

陳良宇向胡溫中央發泄

有江澤民撐腰,陳良宇下令沒收在上海所有的八月二十五日的《中國經營報》,並向中央投訴。

陳向溫告狀說中央和國務院曾同意舊城改造部分可以不招標,五部委調查組和《中國經營報》不應該把這部分列入百分之八十四里面。有人後來向朱鎔基求證,朱說上海曾提出這種要求,但中央根本沒有同意和批准。

陳揪住《中國經營報》不放。他向溫家寶大罵《中國經營報》,要求處理。 《中國經營報》在壓力之下,只好炒了寫那篇報道的記者,並被迫刊登了道歉啓示。

但陳良宇得寸進尺,九月三十日,直接派遣幾百名上海警察全副武裝大鬧北京抓人,上海八十五名去北京上訪者被捕遣返。照中央的慣例,一般都是由當地警方捉拿上訪者和「盲流」,然後送回原居住地。現在地方巡捕不經「聖旨」在「天子腳下」胡鬧,真可謂是開創中國歷史先河。此事在北京引起很大轟動,有人說,「上海幫」已經喪心病狂,居然向胡錦濤、溫家寶示威。北京警方對「上海幫」的目中無人也相當憤怒。

胡溫和「上海幫」由周正毅案引起的衝突目前處於拉鋸狀態。中紀委基本上已查清了「上海幫」貪污受賄的來龍去脈。由於江澤民一再包庇,所以到現在還沒有高官落網。但周正毅、劉金寶案被揭發,「上海幫」貪污受賄罪行逐漸曝光,一股或明或暗清算「上海幫」的力量正在不斷壯大。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江胡各說各話!這一回到底聽了誰的(多圖) 2003/10/30 (30,780次)
鄭恩寵與江澤民同時被判──陳良宇不認胞弟 黃菊夫人出走美國 2003/10/30 (23,638次)
胡錦濤沒顯山沒露水沒放過上海幫 陳良宇上電視上講臺就差上法庭(多圖) 2003/10/5 (43,247次)
小笑話:陳良宇是這樣教育他的女友的(圖) 2003/9/23 (39,885次)
黃菊陳良宇「好一片陰涼」 (圖) 2003/9/23 (14,809次)
繼陳良宇之後!薄熙來今天也嚇得上新華網露面 2003/9/4 (21,791次)
江澤民的「穩定」已到盡頭 中國正處在新一輪激盪前夜 2003/9/2 (18,339次)
上海幫找不到幫主江澤民 江綿恆陳良宇求籤問卜(多圖) 2003/9/1 (31,013次)
薄熙來幹得好!陳良宇同志,請立即下達該通知 2003/9/1 (20,840次)
北京的祕密!這個會議被航天飛行頒獎大會所掩蓋着(圖) 2003/11/10 (28,123次)
謎!江澤民爲何給中央警衛部隊整個兒大換血(圖) 2003/11/9 (42,081次)
新華網只擺擂臺!在這一仗中江胡到底誰能贏(多圖) 2003/11/9 (22,726次)
江要吃短朱熔基的舌頭 羅幹借刀殺人胡不中招兒(多圖) 2003/11/8 (48,342次)
高層透風!北京出的就是這件大事(多圖) 2003/11/7 (46,075次)
老布什跟江澤民翻臉 中央急開會軍區有異常(多圖) 2003/11/6 (39,330次)
北京出事了!中南海撤換警衛 江親信匆忙返京 2003/11/6 (40,134次)
一張震驚八十八國首腦的照片(圖) 2003/11/4 (43,917次)
新華網今天這篇文章是高層動態(圖) 2003/11/4 (33,732次)

寬厚肩膀成廢棄碼頭!陳至立的老公如何成了大亨(多圖) 2003/11/3 (48,462次)
新華網昨天這篇滾動報導爲何至今不滾動(多圖) 2003/11/2 (23,586次)
爲何董建華和北京爭搶楊利偉(多圖) 2003/11/1 (22,832次)
隔着門縫兒瞧:曾慶紅是中共高層裏的那段兒「盲腸」(多圖) 2003/11/1 (26,544次)
兩個完全不同的版本!布什是怎樣接見曹剛川的?(圖) 2003/11/1 (26,319次)
多這一回嘴!!今日新華網暴露江澤慧去美國的祕密(多圖) 2003/10/30 (32,546次)
壓垮胡錦濤!爲何三個代表順利入憲(多圖) 2003/10/29 (26,913次)
怕炸窩!新華網今天才宣佈了三中全會不敢公開的這個消息(多圖) 2003/10/28 (40,513次)
江轉着圈兒肯定自己 中國沒有胡溫新政(多圖) 2003/10/28 (34,520次)
瞬間泄密!中國政壇上的球是這麼踢的(下)(多圖) 2003/10/28 (28,700次)
沒有忘卻的記憶!爲封網江綿恆幹了這缺德事兒(多圖) 2003/10/26 (24,539次)
空軍司令被江澤民收拾了!江曾將有大戰(多圖) 2003/10/25 (32,285次)
江澤民,軍隊這種醜事你怎麼不張揚了?(圖) 2003/10/25 (37,119次)
中國要出大事!是誰擊斃了空軍司令?(多圖) 2003/10/24 (43,717次)
新華網密聞!加拿大總理杭州公開噁心咱軍委主席(圖) 2003/10/24 (30,268次)
一段有趣的對話扯出了曾慶紅、黃菊 2003/10/24 (37,428次)
曾慶紅整治胡錦濤 曾慶淮受累前途莫測(多圖) 2003/10/23 (42,275次)
緊急呼籲!請網友關注新華網今日預告(圖) 2003/10/23 (26,063次)
全包啦?明報揭露了江綿恆的一個大問題(多圖) 2003/10/22 (38,449次)
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方舟子靠撒謊名噪一時(圖) 2003/10/22 (28,224次)
嘿,人民日報到底跟着哪個主子跑?(圖) 2003/10/20 (30,485次)
胡出席APEC會議 江派王剛監視其行動(多圖) 2003/10/20 (31,187次)
澳門秀!曾慶紅學江澤民有模有樣(多圖) 2003/10/20 (24,824次)
江澤民三中全會被迫檢討 喬石說曾慶紅不知好歹(多圖) 2003/10/19 (43,708次)
劉曉慶深深地三鞠躬 讓江澤民三天睡不着覺(多圖) 2003/10/18 (49,307次)
看了才知道誰牛!神五上天 老美貧困兒童增加了55萬(多圖) 2003/10/18 (25,02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