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城市十大敗筆
 
【人民報訊】據陝西日報報導,雖然我們的城市與以前相比已經日新月異,雖然我們還沒有足夠的錢把它建設得更好,但這並不能成爲面對無處不在的城市敗筆保持沉默的藉口。讓我們從下面列舉的十大敗筆中引起深思。

強暴舊城

在古建築保護與城市發展的衝突中,犧牲的往往是前者,我國改革開放20年來以建設的名義對舊城的破壞超過了以往100年。舊城的破壞業已成爲上個世紀中國城市建設者們最短見的城市行爲。

瘋狂克隆

只要留意就會發現中國城市越來越相像了:一樣標識風格的連鎖快餐店、銀行網點、星級酒店,一樣的馬賽克、玻璃幕牆,一樣的把所有高樓和商業街都擠在市中心,一樣的模式中不中、洋不洋、今不今、古不古……

胡亂「標誌」

以最新最高最現代的建築作爲城市的標誌性建築,是目前中國城市標誌性建築的一大誤區。可惜絕大多數都不能成爲其歷史文化的載體。或者說它把城市固有的文化消滅之後以新建築取而代之。新建築之後還有更新的、規模更大、樓層更高、造價更貴的,因而標誌性建築也總在易幟。

攀高比傻

高樓大廈成了中國城市現代化的代名詞。建築師對工程小面積少的「小東西」看不上眼,他們只對上萬平方米、造價上千萬元的大建築感興趣,因爲回扣高、所得豐厚。像凱旋門、紀念碑、紀功柱、柱頭、華表、牌坊之類精緻的東西他們做不來,帕提農神廟、王維的輞川別業、賴特的流水山莊之類「螺絲殼裏做道場」也不擅長。他們只要高大、宏偉、氣派,無論設計是如何的粗糙。

盲目國際化

建築大師張開濟以「標新立異、矯揉造作、譁衆取寵、華而不實」來形容時下流行的盲目國際化的建築風格。據統計,全國已有近百家城市喊出建立國際大都市的口號,其實國際大都市並不是「人有多大膽地有多大產」。

窒息環境

專家指出,景觀建築學在中國建築界缺席。除臺灣省外,中國的「風景園林規劃設計」碩士和「風景園林」本科專業已於1997年被全部取消。其實,景觀建築學與建築學、城市規劃在建築界的地位是缺一不可,城市人居環境中將技術(資源發展、環境保護、污染防治等)與藝術(大衆行爲、環境形象、精神文明等)融爲一體的工作就由它來完成。

亂搶風頭

美從來就是一種整體的和諧。今天中國的建築卻只考慮個體如何出奇制勝,只管自己,不管別人,更不談後來人。構成城市形體的建築像時裝表演,各顯神通,有的甚至赤身裸體,張牙舞爪。一個地域的多個建築很難做到協調和諧。

永遠塞車

在城市中心區道路被建築擠壓而變窄,加上人多車多,鋪路趕不上汽車上路以及城市功能區劃不清的現狀下,不考慮城市遠郊發展,只一味在市中心周圍規劃建設,結果必然是:我們要風雨無阻地忍受永遠塞車。

「假古董」當道

近年來全國瀰漫着一股人造景觀熱,各地仿古建築大興土木,不惜以破壞城市生態爲代價,這是一種「假古董」盛行的惡習。有的「假古董」單項投資就超億元,而國家每年下撥給750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專項補助經費」總共只有13億元。

跟人較勁

開發商們建造了混凝土森林的「都市廣場」,沒有花園的「花園別墅」。種草不種樹這種短平快的「面子工程」,卻是各地政要樂此不疲的事,因爲政績易見,有時建築師也推波助瀾,大手大腳地花錢堆砌。

看上去面光光、住進去心慌慌,這就是沒有親和力的城市和建築所能帶給我們的物質和精神生活。(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16/328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