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世界日報社論:中共黨的機構改革應開政治改革先聲
 
  正如國有企業的改革以三年爲期,要初見成效一樣,中國大陸的中央黨政機構改革,也要在今年之內初見成效。國務院的機構改革,早已被認爲獲得了階段性成果,現在人們關注到展開時間已不算短的中共黨中央機構改革的進展。據人事部長宋德福接受採訪時表示,中共黨中央十九個部門機構改革,除中共中央外辦不需要重新覈定之外,中共中央紀委等十八個部門的機構改革方案都已獲批覆,現在各部門正按批覆組織實施定職責、定機構、定編制的「三定」方案。這意味著中共黨的機構改革大政已定,尚待實施。現在人們關心的是,在政府機構改革獲得良好進展的基礎上,中共黨的機構改革,今次究竟能走多遠,能不能在這一不事張揚的政治改革中,邁出較大的步伐。

  中國大陸的任何一場改革,都首先要其指導思想。國務院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大家都很熟悉,中共中央機構改革的指導思想,據悉按中共中央批覆文件,是三個有利,亦即:要有利於進一步堅持中共黨的領導,有利於進一步鞏固中共黨的執政地位和提高黨的執政水平,有利於加強中共黨的思想、組織和作風建設。

  在這一指導思想之下,作爲執政黨的中共黨的機構改革,與政府部門的改革一樣,要精簡內設機構,精簡人員編制。今次明確人員的精簡,要達到整體上精簡百分之二十的目標,這已很明確。在機構上,整體機構不像國務院那樣有合併、有撤銷、有新設,而是保持原狀不動;在內設機構上,具體壓縮精簡多少部門,比例目前未對外透露。

  中共黨的機構改革與政府部門不同的,還有二個任務,首先是理順機構的職能,這些機構的職能除了其他部門之間、內設機構之間關係要重新界定之外,與政府部門的關係也要有一番界定,解決職能重複的問題,才能達到機構改革的目的。

  其次,要明確機構垂直領導的體系,在中共黨領導一切的政治體制下,中共黨的中央部門還有下派人員和機構的慣例,如今中央政府機構已大變,地方機構體系將有大變,如何在改革中明確垂直領導體系,如何調整外派到政府部門、地方的人員和機構,也是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

  宋德福描述在大陸的黨政機構改革,稱爲「機構改革靜悄悄,平穩推進實打實」。我們當然希望這改革能平穩進行,也能實打實地改出成效,但「靜悄悄」有時是好事,有時不是好事。如果靜悄悄意味著當局的有所顧忌,改革透明度不夠,不是好事;如果靜悄悄意味著民衆普遍對這改革不關心、不熱情、不支持,也不是好事。

  在今天中國大陸經濟體制改革已有長足的發展,隨著市場經濟體制最後確立,隨著中國大陸即將加入世界貿易組織,經濟體制改革必將進一步深化。在這一深化的進程之中,長期以來經濟體制與政治體制的矛盾,政治體制對經濟體制改革帶來的滯後現象,越來越明顯。就政治體制自身而言,像官員幹部隊伍的腐化、人事調整和更迭的困難,問題也日漸加重。今天的政治體制,要拉動改革和發展之車,已是氣喘如牛,民間和中共黨內要求加快政治改革呼聲,也不斷高漲。

  而中國大陸政治體制改革的核心問題之一,是中共黨的機構和體制的改革,中共黨的機構和體制改革的重要環節,是解決諸如黨政不分、以黨代政等弊端,解決集權還是分權、實行政治領導還是權力領導這一類問題。具體而言,一個是人的問題即幹部問題,一個是機構的問題。就此而言,我們認爲今次中共黨的中央機構改革,除了已要求的加強中共黨的領導之外,是重新開啓政治體制改革之門的一個大機遇,這不僅是攻克中共黨的生存危機的機遇,也是鋪平中國大陸社會經濟平穩發展,跨入二十一世紀的一個大機遇。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9/12/309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