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驅除自私 不亦樂乎
 
【人民報訊】「人不爲己,天誅地滅」,「人爲財死,鳥爲食亡」,這樣的說法古已有之。在當今社會,一些常常以自我爲中心的人,更是把它奉作金科玉律,並以此指導自己的行爲。
  
  我國的獨生子女一代,由於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偏差,其中一部分人與他人相處的能力很差,遇事總是先考慮個人,很少爲別人着想。我們常常看到,有些人心胸極爲狹隘,事事斤斤計較,處處怕自己吃虧,待人苛刻,總覺得別人對不住自己,表現出極端的自私,遇事先替自己打算,結果和同事、同學、鄰居、親友常常合不來,而導致孤立、煩惱,沒有知心朋友,使自己生活在痛苦之中。
  
  自私是人的本性,表面看起來似乎很有道理。但是人類是一個社會化的羣體,這就要求個人必須與社會相融合,使個人利益與社會、團體利益相一致。一個自私自利、目中無人、處處損人利己的人,不但沒有人喜歡與其交往,而且其事業和生活也會受到影響,其人生價值的實現也是有限的。
  
  自私狹隘之人,容易產生妒忌心,因自私而得不到友誼和朋友,失去歡樂和笑聲,他們又把這一切歸咎於別人,更怨恨別人,認爲別人都與自己過不去,對不起自己,而從不反省自身,由此可能導致其更加自私。這種錯誤的思維方法,使其人生惡性循環,最終導致人生的失敗和悲劇。無論對自己、對他人都極爲有害,給人的生活帶來濃重的陰影,給人的健康帶來威脅,若不注意克服,就會導致心理畸形,甚至患上精神分裂症。
  
  孔子有云:「修身以道,修道以仁」,又說「大德必得其壽」。他認爲講道德的人,待人寬厚大度,才能心曠神怡,體貌安詳舒泰得以高壽。要克服自私的狹隘心理,就要提高自己的涵養,樹立正確的人生觀,遇事多考慮點別人,少想點自己,不要認爲別人活着都是爲了自己。要學會寬容別人,諒解別人,不要自以爲是,對別人給自己的傷害不要總是尋機報復,而應該寬博仁愛,與人爲善。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8/28/264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