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美國名作家斯諾遺孀抨擊中國違犯人權
 
【人民報訊】據美國之音8月30日報導,已故美國作家埃德加·斯諾的名字在中國可以說是家喻戶曉。在貳拾世紀30年代,他因爲在西方發表第一部介紹中國共產黨人的書《西行漫記》而聞名於世。這位美國作家和記者,以及他的家人,長期以來被中國政府當成中國領導人和中國人民的朋友,在中國到處受到貴賓的接待。中國人大常委會委員長李鵬飛抵紐約,參加世界議會領袖會議。然而在紐約抗議中國人權狀況的人羣中,人們會發現斯諾的遺孀洛伊斯·惠勒·斯諾也在人羣當中。星期二,80歲高齡的斯諾夫人在接受美國之音專訪時表示,她決定公開表態抨擊中國違犯人權是爲了申張正義,特別是爲六四死難者的家屬丁子霖等人找回公道。

*支持和欽佩丁子霖的勇氣*

斯諾夫人說:[我6月來美,先在6月1號在華盛頓就89年天安門有關違犯人權問題發表了講話,後來又在6月4號到紐約再次就這個問題作了講演。打那以後,我盡力所能及呼喚人們對天安門死難者家屬處境的關注,特別是勇敢的丁子霖女士,她17歲的孩子6月3號晚間在天安門附近被殺害。]

在六四失去兒子的丁子霖是人大教授,她聯繫了六四死難者的家屬,通過上訴和法律程序,爭取爲六四平反。今年早些時斯諾夫人前往中國探望丁子霖,並希望把海外爲六四死難者家屬捐籌的款項轉交給丁子霖等人。但是北京當局阻止她與丁子霖會面。從貴賓到人權倡導者,究竟是什麼改變了斯諾夫人呢?斯諾夫人說:[那是89年開始的。當我在家裏電視上看到所發生的事情,我決心在這種情況下,我不能去中國。我以後就沒有再去中國,一直到我聽說了丁子霖的事。5月我因爲她又去了中國,因爲我想表達自己對她的支持和欽佩。因爲我仔細考慮了一下,由於中國政府當局對埃德加·斯諾和家人所顯示的友好,我可能可以和他們討論如何將海外捐款交給死難者家屬。]

*當今的當權者不是從前的革命者*

然而,如果說六四之後,斯諾夫人希望能夠通過私下的抗議發揮影響,她這次在北京所受到的對待使她感到徹底失望和憤怒,促使她站出來公開對中國的人權狀況進行抨擊。斯諾夫人的立場似乎並沒有影響北京當局眼中斯諾名字的價值。最近中國有關當局開始拍攝一部有關斯諾和毛澤東的影片。對此斯諾夫人表示:[我想在這裏指出的是,那些利用埃德加·斯諾來當作他們朋友的人,從來就不認識斯諾,與斯諾也沒有任何聯繫。斯諾也不認識他們,他72年就去世了。他與從前中國領導人的關係,與那些製造了天安門事件的人毫不相干。]當記者問到,如果斯諾還活着,他是否也會站出來爲中國的人權大聲疾呼呢?斯諾夫人表示,她不能夠爲她去世的丈夫說話。她說:[但是我心裏感覺到的是,他是會站出來反對所發生的事情的。與他在中國期間和他所結識的人相比,情況已經有了很大變化。當權者已經不是從前那些要給中國帶來巨大變革的革命者。這些人是要阻止中國向好的方向改變的反動派。事實上,據我判斷,他們正在重新創造從前發生中國革命的那些條件。]

*找出對天安門事件負有責任的人*

斯諾夫人因爲今年在中國所受到的待遇,曾經表示她可能會將丈夫的骨灰從中國移走。記者問她是否還是有這樣的考慮。她說:[當時我對於自己的行動導致他人受害感到十分難過。在這個情況下,我表明,如果這種情況再繼續下去,我可能會覺得有必要將已故丈夫的骨灰從中國移走。如果中國政府再作十分令人厭惡的事情,例如再有一個天安門,我會盡我所能將骨灰帶走。]斯諾這次來紐約,是爲了對來訪的中國人大委員長李鵬表達抗議。如果他能夠見到李鵬,她會有什麼話要說呢?她說:[如果我真有機會見到李鵬,我會重申我說過的話,就是支持天安門母親和家屬要求找出對天安門負有責任的人,支持他們公開悼念親人的權利,支持發放人道捐款,和支持釋放那些無罪卻遭到監禁的人。]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8/30/269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