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張偉國: 中共失去了解決腐敗問題的能力
 
【人民報訊】從中共建政初期的張子善、劉青山案,到90年代中共執政將近半個世紀的時候發生成克傑案,賈慶林廈門遠華走私案,腐敗從規模、性質、犯案的手段,已越來越嚴重。在世人的評估,中國大陸的腐敗名次似乎越來越往前挪,並且已經被評爲世界上最腐敗的國家之一。中共是一個執政黨,掌握、壟斷著國家的資源,自身也逐漸地變成了一個利益集團,成爲一個既得利益者。因此,他們在政治體制改革中成爲建立新的政治機制的主要障礙。此外,中國有一種「官本位」的文化傳統。當官的利用現在發展市場經濟的機會,大量地進行「錢權交易」。這也是今天的腐敗日益嚴重的一個重要原因。中國大陸的腐敗實際上已經成爲一種制度性的腐敗,或者說,全社會性的腐敗。中共現在正陷入一種越是大張旗鼓反腐敗越是腐敗得更嚴重——「越反越腐敗」——的惡性循環中。

爲什麼在改革開放的現代化發展取得巨大成果的今天,腐敗問題會發展到如此大的規模?其中有屬於第三世界國家共同面臨的一種發展綜合症的因素:原有的規範已經失效,新的規範又來不及形成,或者形成以後還來不及對人們形成一種有效的約束能力。但關鍵的還是一個社會制度問題。儘管江澤民說要把社會不安定的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他已經沒有能力把腐敗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了。

失去制衡,則絕對的權力就變成了絕對的腐敗。比如說,在「6.4」事件中,學生、市民當時提出的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反官倒」、「反腐敗」;如果89年北京政府接受他們的正確意見,加速政治體制改革,進行一些政策的調整,加大對腐敗打擊的力度,那麼,它不但可以避免流血,而且也可能使得成克傑案件不至於繼續膨脹到那麼惡性、那麼嚴重的地步。然而廈門遠華走私案,中共全面鎮壓了社會要求反對腐敗的聲音。如此,中共怎麼去號召它的全體黨員、全國老百姓來進一步反腐敗呢?而中國的司法體制在反腐敗的能力方面,又怎麼取信於天下呢?!

需要指出的是,現代政治應是一種責任政治。人們也許記得,「6.4」事件以後,這一屆政府領導人上臺的時候,都把反腐敗當作一個很重要的施政目標、綱領,不管是「14大」、「15大」,還是每一年人大會議上的政府工作報告,反反覆覆地重申政府在反腐敗方面的決心和它所採取的措施。但是,我們所看到的現實是:腐敗越來越嚴重了。造成目前如此嚴重的腐敗後果,誰來承擔責任?現在的執政者上臺時的許諾沒有兌現,應該怎麼辦?這些都需要好好地進行檢討。

客觀地講,中共的一些政策措施、法律規章,爲打擊腐敗已經做了很大的調整。用北京政府自己的說法,應該是「法制建設初具規模」。紀委、監察部、反貪污局等專司反腐敗職能的部門已經紛紛建立起來,但都效果不彰。有些新設立的這些職能部門本身就參與貪污腐敗。司法部門更是執法犯法。無論是紀委、監察部、還是法院,都是執政黨一家的。整個根基還是建立在中共一元化的權力控制基礎上的。它們相互之間形不成一種有效的制約——不像有分權機制的西方社會,在腐敗萌芽一出來的時候,就可以制約它、批評它、暴露它。相反,中共因爲權力缺少制衡,腐敗問題變成共產黨內部高層權力鬥爭的一個導火線。從改革開放之初的「海南島汽車事件」、福建的「晉江假藥案」,一直到後來,不管是成克傑李鵬家人蔘與腐敗、還是賈慶林廈門遠華走私案的惡性腐敗,都成爲中共高層權力鬥爭的籌碼。

我認爲反腐敗的著力點應該是在分權制衡上。分權制衡的關鍵突破口是多黨制和新聞自由。如果不開放黨禁、報禁,不實行真正的權力制衡,司法就不可能真正獨立,腐敗也不可能真正反掉。未來中共就只能在腐敗越反越嚴重的惡性循環中繼續腐敗下去。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8/26/257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