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如此人民警察
 
【人民報訊】據大洋網25日報道,廣東省公安廳警務督察處組織全省80名督察隊長及隊員分成22個小組,奔赴全省各地進行爲期5天的警務督察行動。記者跟隨省廳督察處副處長鄭江濤、隊長易宗秋一行前往深圳督察,一路連遇怪事。

  知法犯法,警車兩年沒年審

  中午12時許,督察隊一行4輛車行至廣深線東莞段,隊長易宗秋髮現前面有輛警車沒掛車牌,立即指揮車隊向其靠近,哪知這輛警車見有督察車上來,竟加大車速奔逃。易隊長見狀打開擴音器令其停車,警車才慢慢停下來。經檢查發現,這輛警車只在車頭掛了一塊車牌(粵OS0058),警車的行駛證也已兩年沒有年審,有嚴重違規行爲。

撥110報案,竟來了三撥管戶口的

  12時30分,督察隊車隊來到深圳寶安區新沙鎮新橋派出所轄內的一個信用社旁。易隊長用路邊一個公用電話撥打「110」報稱:「我剛才從信用社取了10萬塊錢,一出門就被兩名摩托仔搶去,你們快來幫我……」

  易隊長放下電話的時間是12時35分,督察隊開始計時,看看新橋派出所要花多少時間來接警。時間一分分地過去,規定的5分鐘時間過去了,連個人影都沒有,直到第7分鐘,才趕來一個人,督察隊一問,這人還不是民警,而是該派出所的戶籍協管員,易隊長示意他待在一邊。又過了3分鐘,一輛警車開來,車上下來兩人,仍然是戶籍協管員,易隊長又讓他們在一邊等着。不一會兒又來了兩個人,仍然是戶籍協管員!鄭江濤副處長氣得直跺腳:「這個所的民警都幹什麼去了,居然讓沒有執法權的戶籍協管員來接警!」

  那邊廂,新橋派出所所長很快知道了督察隊到來的消息,這位所長親自駕車前來解釋:「今天上午我們全所10多個民警都去參加分局組織的網上追逃了,所以沒有民警接警……」鄭副處長嚴肅地說:「一方面你們接警、出警時間太長,不合規定,另一方面讓戶籍協管員出警是嚴重違規,我必須處罰你們!」所長啞然。

  派出所所長不知何爲「三項整治」

  下午3時45分,督察隊突然出現在寶安公安分局轄下的寶民派出所。該所的溫所長一聽督察隊到來十分緊張,全所上下如臨大敵。

  在該所停車場,督察隊卻發現了近20輛無牌摩托車,溫所長說這是戶籍協管員的巡邏用車,鄭副處長當即指出這是違規行爲,要求立即停用,溫表示接受並立即執行。

  臨走時,鄭副處長突然問溫所長什麼是「三項教育」和「三項整治」?溫所長一時面有難色答不上來,鄭語重心長地說:「身爲一所之長,連當前公安工作的重點都不知道,你要好好補課!」

  看守所民警開「黑車」

下午5時許,督察隊一行來到寶安分局鎮南派出所轄區內的龍進路一個十字路口,易隊長髮現一輛掛粵S96081牌的捷達車停在路邊,裏面坐着位民警。憑着豐富的經驗,易隊長認爲這輛車的車牌是假的,遂令那名警察下車接受檢查。果然,該車不但沒有行駛證,就連車牌號也是假的。面對從天而降的督察隊,這名深圳某看守所的譚姓民警只好老實交待說,該車是他弟弟在東莞買的報廢翻新「黑車」,自己今天是幫弟弟把車開到寶安來修理。經過教育,督察隊決定扣下譚某的警察證和「黑車」,責令回去向單位寫檢討,並於5日內到省公安廳督察處接受處理。

  說情電話一路不斷

  督察隊的出現,很快讓深圳寶安分局警方大爲緊張,自昨天中午督察隊被「發現」出現在深圳寶安區後,鄭江濤副處長和易隊長的手機就不斷地接到說情電話。鄭副處長每當接到這樣的電話就笑着對對方說:「我可以答應你們,但我身邊有大批省裏的記者在場,他們不答應我可沒辦法……」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8/26/259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