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美國 -- 北京戰略專家的頭號敵人
 
【人民報訊】多維社報導/華盛頓郵報15日發表文章說,在中國政府的公告中、國家媒體、書籍和採訪的故事中,美國經常被作爲頭號敵人。戰略專家在軍方的公開刊物《中國軍事科學》上發表文章,公開探討中國同美國開戰的可能性,尤其是因爲臺灣問題。

文章說,中國在1998年發表第二份國防白皮書的時候,那份代表政府一致觀點的文件十次提到美國,每次都是正面的。上個月,中國發表的第三份國防白皮書13次提到美國,除了兩次例外,其餘全都是負面的。

上述數字顯示非常重要的轉變,而這種轉變可能成爲下屆美國政府的頭疼問題。面臨多變的安全環境和強大並且傲慢的美國,北京越來越把美國看作自己成爲亞洲強國的障礙。

在政府公告中、國家媒體、書籍和採訪的故事中,美國經常被作爲頭號敵人。戰略專家在軍方的公開刊物《中國軍事科學》上發表文章,公開探討中國同美國開戰的可能性,尤其是因爲臺灣問題。

人民解放軍軍官劉江嘉(音譯)的文章說,新的軍備競爭正在發展。戰爭距離我們已經不遠。新的推論是他們相信美國不願意看到中國強大,許多政治層面的官員都有這種看法。即使某些溫和的學者也相信,儘管兩國貿易去年達到950億美元,中美今後十年還是要在亞洲攤牌。上海復旦大學軍備控制專家沈定力(音譯)說,中國公衆對於美國的看法自1998年發生大轉變。「美國被描寫成對亞太安全的威脅。我們過去從來沒有那麼直接說出來,我想中國更加明顯地準備同美國發生大的衝突。」

儘管除了部分軍方的戰略家之外,中國很少有人認爲戰爭不可避免,但在中國安全思想和中美關心研討會上,公開討論同美國的衝突大量增加。

美國被看作在兩大方面阻止北京實現自己的目標:同臺灣的統一,以此結束150年來外國侵略的恥辱;控制南中國海的戰略航道,亞洲石油大部分要通過那一航道。

儘管越來越多的人接受中國把美國看作對手的觀點,但領導層對於如何應付挑戰卻沒有統一的觀點。北京目前的政策是毛澤東五十年代政策的修正版。中國支持美國反對的許多政策,包括涉及伊拉克、伊朗、前南斯拉夫總統米洛舍維奇,以及人道主義干涉和道德不擴散等美國支持的重要政策。

從某些方面來看,中國對於如何處理美國問題的爭論反映了美國對於中國的看法。美國爭論接觸與遏制中國,北京辯論同美國接觸還是對抗。美國有把中國視爲威脅的政治家、學者和政治助手所組成的「籃軍」。中國人民大學政治科學家李東思(音譯)說,中國則有「紅軍」--在研究組織、軍隊和安全機構中反對美國的民族主義者。

國家關心專家史尹宏(音譯)說,他們沒有明確的方向感。「把美國作爲威脅太簡單。它沒有回答如何處理美國的統治地位、如何處理世界民主化趨勢、如何處理全球化、如何處理加入世貿組織後失去主權這些問題。」

中國對於美國的看法總是矛盾的:中國把United States這個名字翻譯成爲「美麗的帝國」,這是一種作法。但最近兩年,大量的壞消息增加了中國對於華盛頓的懷疑。

北京對於美國的看法是由一系列事件而惡化的:北約擴張;美日在涉及日本週邊地區聯合行動方面加強防務協作;美國國會指控中國對於美國進行二十多年的間諜活動;朱溶基總理訪問美國未能達成中國加入世貿協議。

此外,對於華盛頓討論國家導彈防禦系統和可能把導彈防禦系統出售給臺灣的問題,北京深感不安。1999年5月,北約轟炸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炸死三名中國記者,激怒中國,北京一直拒絕接受華盛頓關於誤炸的解釋。

上個月中國發表的國防白皮書說,「舊的、不公平、不合理的國際政治和經濟秩序沒有發生根本變化。某些大國(指美國)正在追求『新的干預主義』,『新的炮艦政策』和新經濟殖民主義,它正在嚴重破壞許多國家的主權、獨立和發展利益,威脅世界和平與安全。「

這一論述的核心是華盛頓同臺灣的關係。白皮書說,華盛頓繼續向臺灣出售武器
是試圖遏制北京的統一步驟。今年9月,五角大樓批准了對臺灣出售價值13億美元的武器,包括價值一點五億美元AIM-120C先進的中程空對空導彈(AMRAAM)。

上述事件促使中國去年深刻辯論「和平與發展是時代的主要趨勢」論斷是否正確。由已故領導人鄧小平提出的上述論斷是中國經濟改革的基礎,中國據此將經濟發展放在四個現代化之首,而把軍事現代化放在最後。

包括蒙特雷國際研究所的梅迪洛斯(Evan Medeiros)在內的中國和美國分析家相信,儘管「和平與發展」觀最終會勝利,但中國領導人現在更注意軍事現代化--主要是由於同美國關係上的麻煩和臺灣問題。

國內政治潮流夜發揮重要作用。北京的政治大師正在以民族主義取代共產主義作爲新的國家意識形態,這造成一種不利於同華盛頓發展緊密關係的氣氛。中國官員說,現在中國版本的政治正確要求對美國採取強硬態度。

北京大學國際關係教授袁鳴(音譯)說,「我們現在有個說法,『寧左勿右』。」吸取這種教訓的高官之一就是中國國家主席江澤民。復旦大學的沈定力說,江澤民對於改善中美關係押注太大,但1998年同克林頓的高峰會不成功之後,他就受到削弱。「領導人作出最大努力,卻被美國□了一個耳光。他們現在必須聽軍方的。」西方軍事專家說,中國軍事現代化項目目前集中在導彈、彈頭運載系統和它們的準確性。中國也正在提高和擴張核力量;中國目前只有幾十個核彈頭運載系統,而美國有幾千個。

10月31日,中國發射了第一套國產導航定位衛星,它可以改進導彈的精確度。中國一名軍備控制專家說,那一項目是中國人民解放軍總參謀部的十年規劃關鍵任務之一。

中國的空軍和海軍也在升級。中國從俄羅斯購買了蘇-27和蘇-30戰鬥機,並正在自己生產蘇-27戰鬥機。它已經接受一艘裝備超音速反艦導彈的俄羅斯現代級驅逐艦,另一艘將很快交貨;西方駐北京武官說,中國還將再購買兩艘。

中國已經購買兩艘俄羅斯製造基洛級潛艇,並計劃再購買一艘。

不過中國的資源仍然有限,軍事訓練仍然相當原始。中國軍事開支僅僅是美國的一小部分,同時中國軍隊要從事抗洪救災、打擊西藏和新疆的分裂勢力等任務,這隻能拖延它的現代化步伐。

中國國家安全部去年預測,中國和美國在綜合國力方面的關鍵指標差距今後35年將進一步擴大。

此外,中國領導人最近幾個星期警告軍方不要偏離共產黨經濟發展爲中心的路線。最近在半公開的論壇上軍方爲了擴大國防預算而增強危機意識的作法受到批評。朱溶基總理上個月說,中國將盡一切努力和平解決臺灣問題。

中國國際事務專家說,下任美國政府同中國打交道的方式將對中國的行爲產生重大影響。「美國既不用害怕,也不用緊張。說到底,美國對中國的影響要比中國對美國的影響大得多。」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15/621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