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美國聯邦調查局(FBI)的惡夢(3)
 
【人民報訊】多維社報導/美國立場保守的《華盛頓時報》從13日開始連續三天發表該報政治記者格茨(Bill Gertz)的文章「北京間諜獲取機密」。下面是多維社編譯格茨文章的第三部分。

當國會命令成立國防大學針對人民解放軍的情報交換站時,蒙塔波託爲五角大樓提供了計劃,包括僱用33名專家,在西南設立一個大辦公室,每年開支450萬美元。

最初,五角大樓拒絕了那個計劃,因爲它似乎是促進同人民解放軍的軍事接觸,而不是提供關於中國軍方戰略和發展動向的信息。

克林頓政府已經顯著增加同中國軍方領導人的會見與交換,而中國利用那些機會發展情報。五角大樓對於那些已經厭煩,高級官員反對蒙塔波託任新成立的中心主任,但國防大學仍然堅持任命。

當克林頓反對成立這個中心的要求時,該中心的重要性立即突出顯現出來。

在成立這個中心並報告中國軍事力量的決定中,國會認爲中國將對美國構成軍事威脅。克林頓1999年10月在簽署2890億美元的國防預算法案時說,「我相信我們不應當採取已經作出決定的行動,更傾向於顯示中國已經選擇了那條道路。」

文章說,克林頓的政策和那些柔性路線者都拒絕承認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威脅,他們增加的危險性超過了國會中那些要求增加了解共產黨政權軍事企圖的力量。

蒙塔波託淡化中國威脅的作法同中國的軍事政策相一致:在中國軍事力量發展起來之前,防止美國認識到中國正在上升的力量。

中國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制定了「韜光養晦」的政策,他說,中國在具有可以打贏的軍事、經濟和政治力量之前,不要挑□,避免同美國發生衝突。

中國軍事著作預計中國將在2020-2030年期間面臨戰略僵局,那將是「危險的十年」。

到2020年,美國將不能無視中國正在增長的力量。但中國軍事和戰略計劃專家擔心,到2030年之前,中國還沒有足夠的力量同美國對抗。

中國所需要的是再有三十年克林頓式的「接觸」,即淡化中國的軍事力量,減少美國的國防預算和給予中國技術和財政鼓勵。

中國官員認爲某些美國專家是表達北京觀點的重要渠道。多數專家都是現任或前任政府官員。

不像數千名專門研究歐洲和俄羅斯事務的政治科學家,專門研究國際安全和外交事務的中國專家都能進入大會議室。他們多數人都通過互聯網討論問題,而互聯網討論又是中國政府施加影響的一個目標。

以中國安全組爲例。每天早上,一百多名美國高層決策者和情報官員都收到互聯網討論組上貼的電子郵件。蒐集這些電子信息的包括美國政府內最重要的中國政策決策者,包括五角大樓中國事務官員科伯特(John Corbett)上校。這個討論組非常傾向中國,經常批評包括華盛頓時報在內的媒體對中國事務的報導,尤其是格茨關於中國向流氓國家出口武器或中國間諜的報導。

例如華盛頓時報報導了共和黨候選人布什的外交政策顧問萊斯(Condoleeza Rice)的觀點之後,「中國安全」組通過電子郵件攻擊那一文章「誇大」,「非專業」。

「中國安全」組的參加者多數都是高層安全官員,至少包括十名中央情報局官員。對形成中國政策施加影響的強大網絡包括現任和前任官員、學者和其它中國專家,「中國安全」是其中的一部分。

中國古代軍事家孫子說,故善用兵者,屈人之兵,而非戰也。

這些傾向北京的專家所提出的中國觀點不是來自中國共產黨的政治局,卻爲政治局的戰略服務。中國對外宣傳的主題非常簡單:中國不是威脅。

文章說,儘管柔性路線者和克林頓政府的努力,美國人民仍然沒有把中國當作友好大國。華爾街日報和NBC新聞的1999年9月發表的民意調查顯示,百分之六十到八十的美國人認爲中國是戰略對手,而不是戰略夥伴。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15/621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