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世界日報社論:美國世紀大選對中國的民主示範
 
【人民報訊】美國世紀大選,戰況空前激烈,不論其最後結局如何,其過程不僅衝擊著美國人的心跳,也牽動著世界的脈搏;其結果不僅將在美國曆史上留下多項空前的紀錄,也將爲全球政治、經濟帶來新的走向。雖然朱鎔基說:「我們不期望誰上臺會好一點,誰做總統會有大的變化」,但這次選舉對正邁腿跨過於新世紀門檻的中國大陸來說,不僅其結果將會帶來是戰略夥伴還是競爭對手的抉擇,其過程也將出現前所未有的重大影響,因爲這是一堂前所未有的民主政治、民主選舉的示範課程。

非常有趣的是,這次遠隔著太平洋的選舉,由美國人在中國大陸的首都北京和政制特區香港,美國人不僅郵遞投票,還都進行了現場的模擬。駐北京的美國大使館和美國商會、駐香港的美國總領館和美僑婦女團體,分別在北京和香港,都組織了遙距模擬投票。這等於向北京和香港,演示美國人如何選出自己的領導人。

如果說這都是被動的旁觀,北京當局今次也有主動的表現。負責中國大陸基層選舉事務的國家民政部,在中共中央指令下,派出一個選舉觀摩團。雖然這是由美國卡特中心與大陸民政部的基層選舉交流合作項目安排,但中國大陸首次派出官方的代表團,到美國實地考察美國基層選舉,特別是成員中有研究政制改革的專家,其意義並不普通。這個代表團在美國看到,美國人對大選參選熱情之高、選舉的公開性之大,他們承認至少在技術上值得中國大陸的選舉借鑑。

在身居中國之美國人的熱心示範、中共官方的虛心考察之外,中國大陸數以億計民衆,通過電視、廣播、報紙、互聯網,對這次美國總統大選的激烈選戰,看得津津有味。在中共官方高度關注影響下,各類媒體今次對美國前所未見的選戰,則有前所未見的開放式報導。觀察大陸媒體的報導,不僅緊貼選舉過程,還全景式介紹美國選舉歷史、美國選舉的政制安排,甚至介紹了美國輪流坐莊的兩黨制,美國三權分立的不同角色等。這段時間,報章發行明顯上升、上網瀏覽人數明顯增加,年輕人網上討論空前熱烈。拋開意識形態糾絆之後,站在新世紀門檻上的中國人,在這場選舉旁邊,對美國、對美國的選舉、對美國的政制,多少有新的認識,這對中國大陸實現民主政治,無疑有推動作用。

中國青年一代在網上由美國選舉談到自己的國家,通過選舉體現的美國式民主政治,多多少少也折射到了中國大陸,特別是中共也正籌備自己的跨世紀大選。具體而言,是二○○二年的中共十六大上,黨的領導層選舉,以及翌年三月國家領導層的選舉,中共第三代領導集體,將向第四代領導集體全面交班,就算沒有美國選舉的啓示,面對國際形勢和國內經濟、社會的劇變,中共領導人認識到,要實現權力順利交接,必須有新的體制性安排。在中共十五屆五中全會文件中,除重申繼續進行政治體制改革,也引人注目地提出,要「加強民主政治建設,推進決策的科學化、民主化,擴大公民有序的政治參與」。中共首次明確擴大公民的政治參與,可表現於多方面,其中一個重要方面就是選舉的參與。未經覈實的消息說,正像當年趙紫陽委派鮑彤一樣,江澤民最近也委派他的智囊、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王滬寧,組織班子研究政治體制改革,其中一個課題就是擴大和逐步實現民主選舉。

中國大陸固然有自己的國情,不應該「全盤照搬」美國式的民主,但是借鏡美國的代議制政治的優點、參考美國三權分立制衡腐敗的長處,學習美國式選舉的公開性、尊重民意、廣泛參與、有效監督,對中國大陸民主政治的發展,將有正面的意義。我們希望中共言信行果,先從中共黨的選舉開刀,逐步開放媒體,開放互聯網,放鬆新聞檢查,實現言論自由出版自由,先實現黨內政治民主,再推而廣之,實現國家政制民主,改善人權狀況,這才能「跳躍式」地走向現代化。(http://renminbao.com)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14/613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