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25年11月13日
發表
人氣:1,069
分享:
|
|
|
| 習近平「家奴」景俊海被捕為哪般? |
| |
|
新高地
|
|
【人民報消息】在中共高層政治的迷霧中,消息總如驚雷般炸響。2025年11月11日,前吉林省委書記景俊海突然傳出被調查的消息,海外媒體和自媒體迅速跟進,稱其已被「帶走」或「被捕」。
這位曾被視為習近平親信的「陝軍」代表,仕途一度青雲直上,卻在63歲時被迫退居二線,如今又捲入風暴。被捕緣由尚未官方證實,但結合其背景與過往事件,不難窺見權力鬥爭的冰山一角:是反腐利劍的常態化,還是派系博弈的犧牲品?抑或,過度「忠誠」帶來的反噬?
景俊海的從政之路,本是技術官僚的典型樣本。1960年12月生於陝西白水縣的他,早年畢業於西安電子科技大學半導體材料與器件專業,獲工學碩士學位。1982年留校任教,1992年才正式轉入政壇,從西安高新區起步,逐步攀升至陝西省副省長、省委常委、宣傳部部長。 他的陝西根基深厚,被外界貼上「西北系」標籤,卻在2012年習近平上台前夕,迎來關鍵轉折。那年5月,剛任宣傳部部長的景俊海主導了對習仲勳陵園的大規模擴建工程。
習仲勳陵園位於陝西富平縣,原為習仲勳故居,2005年啟動重建,但規模有限,僅15畝左右。 直至2012年,工程才急劇升級:從故居擴建成佔地逾4萬畝的「陵園」,規格堪比秦始皇陵,甚至被海外媒體諷為「世界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陵墓」。 此舉耗資巨大,涉及征地、園林和紀念設施,引發當地民眾不滿——數千畝農田被占,農民補償問題頻發。 景俊海親自主管宣傳,巧妙地將工程包裝為「紅色旅遊」和「革命教育」項目,避免敏感詞如「陵墓」,改稱「關中革命紀念館」。 工程於2015年9月完工,正值習近平鞏固權力之際,景俊海隨之平步青雲:調任中宣部副部長、北京市委副書記,直至2020年出任吉林省委書記。 外界直指,此乃其「投效」習近平的「投名狀」,一躍成為「習家軍」中的宣傳干將。
然而,景俊海的「忠誠」並非一帆風順。網傳其在2021年李克強考察吉林時,曾公開頂撞時任總理。 據境外媒體描述,李克強視察松原、長春時,強調「大力推進改革開放,培育壯大市場主體,推動東北全面振興」,但景俊海在陪同中對某些經濟政策提出異議,甚至「為習出氣」。 此事雖無官方記錄,卻在海外流傳甚廣,被解讀為景俊海藉機表忠,間接對抗李克強主導的「團派」路線。 頂撞事件後,景俊海仕途未受阻,反倒更得重用,執掌吉林八年,期間吉林經濟雖有起色(如汽車產業回暖),但也曝出環保和債務問題。 這一傳聞,凸顯了中共內部的派系張力:宣傳口官員往往遊走於「維穩」與「改革」之間,景俊海的選擇,顯然偏向前者。
轉折發生在2024年6月28日。時年63歲的景俊海突然被免去吉林省委書記職務,「另有任用」。 接任者黃強(前四川省委副書記)上任後,吉林政壇風向微變,強調「親民」形象,如參與查乾湖冬捕儀式。 直至9月13日,景俊海的新職才塵埃落定:任全國人大教育科學文化衛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一個典型的「二線閒職」,遠低於預期。 此前,境外分析認為其或將入局中宣部或國務院,甚至傳聞「頂撞李克強有功,將任國務委員」。 但現實遠非如此:從一線省委書記直降閒職,年齡尚輕,卻提前「養老」,引發猜測——是健康問題?還是高層清洗的前兆?
如今,2025年11月的「被捕」消息,更如火上澆油。海外YouTube頻道和自媒體爆料,景俊海在北京被中紀委「雙規」,涉嫌腐敗、權錢交易,甚至牽扯陝西舊案。 與之呼應的是,同期火箭軍政委王家勝、秦樹桐等「習家軍」成員也傳出異常,如被貶或抄家。 分析人士指出,這或與中共二十一大前夕的反腐行動相關:習近平雖強調「自我革命」,但內部不滿情緒高漲,陝西「染缸」舊賬(如陵園工程的資金黑洞)可能被翻出。 更有甚者,將其與「剪裙邊」論調聯繫:針對習家親信的精準打擊,旨在平衡派系。
景俊海的落馬,折射出中共政治的荒誕與殘酷。一方面,他是「家奴」式的忠誠典範:修陵博寵、頂撞表態,皆為上位鋪路;另一方面,這份「忠誠」往往建立在資源浪費和民生代價上——4萬畝陵園,換來的是陝西農民的失地之痛。 若被捕屬實,其罪名恐不止腐敗,更可能涉及「政治忠誠」的雙刃劍:在權力頂峰,過度依附一人,便易成箭靶。 中南海的權力遊戲,從未缺席背叛與清洗;景俊海,不過是又一枚棋子。未來,更多「陝軍」或將警醒:忠誠有價,過猶不及。真相待官方澄清,但在這場無聲的博弈中,唯有旁觀者才能窺見全貌。
(來源:作者 X 賬號)
△
|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13/92991b.html |
|
打印機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