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就業難 爛尾娃搶當臨時工(圖)
 
北京郊外馬駒橋人力市場出現越來越多剛畢業的大學生,附近隨處可見就地露宿的年輕人。(網絡截圖合成圖片)
【人民報消息】大學畢業即失業的大學畢業生,在求職路上四處碰壁後,一些人依靠父母救濟徹底躺平,而那些無法依靠長輩的年輕人則被迫進入「日薪工」行業,為了生計,天不亮就聚集到人力市場,爭搶按日結算薪酬的臨時工作機會。 韓國媒體《朝鮮日報》9月4日發表的一篇調查報導,披露北京郊外馬駒橋人力市場的現況。 馬駒橋是華北最大的人力市場,近期越來越多接受過高等教育的年輕人湧向這裡,與其他普通民工一起爭搶諸如廚房助理、清潔保安之類的工作機會,包括充當每日結算酬勞的臨時工。 調查記者9月3日在北京馬駒橋人力市場看到,凌晨4時,已經有大批青年來到這裡。 老家在河北省保定的鄭先生(29歲)說,最近他在這裡看到很多比自己更年輕的人。兩年前他還在北京的半導體設備工廠工作,月薪6,500元(人民幣,下同),失業後,現在住在每天20元的宿舍裡,每天凌晨趕到用工市場尋找新的工作機會。 據報導,馬駒橋人力市場附近的路邊,每天凌晨4時到6時,不斷有麵包車和公交車來接走建築工人、廚房助理、物流中心分類工人、清潔工和保安等。這些臨時工的日薪一般為160元,快遞裝卸工等「體力活兒」會給200元以上。 報導披露,從今年下半年開始,北京馬駒橋人力市場的日薪工作的酬勞,大部分降至200元以下。而「日租村」的四人房住宿費卻上漲到約20元一天。在人力市場附近,到處可見為節省住宿費而露宿街頭的人。 報導表示,中國求職網站智聯招聘去年11月發布的統計數據顯示,中國50%臨時工的年齡在25歲以下。那些在中國經濟快速增長的年代出生的「獨生子女」們,在接受高學歷教育後,卻迎來「垃圾時代」。 所謂「爛尾娃」是網絡流行語,這個新造的詞語借用中國數千萬棟未完工就停擺的爛尾樓現象,來形容大批中國青年雖有大學學歷卻找不到工作,人生就像爛尾樓一樣被迫停擺。外界認為,這個詞彙很生動地反應出中國青年失業率不斷攀升的嚴峻現實。 這篇調查報導最後援引一名高收入工作崗位的中介平台創始人的評論稱:「最近兩年,打擊『金融老虎』的動作不斷,排名前1%的私募基金、諮詢等新工作崗位枯竭。隨著連北京大學和清華大學的畢業生都找不到高收入的工作,『基準線』崩潰了。」△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9/11/8510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