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為西藏議題發聲的德國活動人士遭香港拒絕入境
 
【人民報消息】致力於為香港、西藏發聲的德國活動人士穆達偉(David Missal)周末在香港被拒絕入境。這是今年至少第三名外籍活動人士被拒絕入港。 據美國之音報導,穆達偉是一位獲獎的德國記者、活動人士和香港大學畢業生,目前是德國西藏倡議組織(Tibet Initiative)副總監兼發言人。他星期日(9月8日)在社交媒體X上表示,他從北京轉赴香港時,被移民官員扣留盤問了13小時,最終被拒絕入境。 他的帖子附上了香港入境處禁止其入境的文件,日期是9月8日。 穆達偉表示,這段經歷讓他精疲力盡。 「我被關在一個沒有陽光、只有天花板燈管的房間裡,被審問了好幾回。我的行李被搜查了,香港當局沒有給出任何拒絕入境的理由。最後,我在便衣警察的陪同下登上前往越南的飛機。」 他說道:「我可以依據免簽政策進入中國,但無法入境香港。」 去年12月,中國對法國、德國、意大利、荷蘭、西班牙等歐洲國家持普通護照人員試行單方面免簽政策,最多可以在中國停留15天。 穆達偉告訴法新社,他和一些同事過去申請前往中國的簽證曾被拒絕,這次的旅行原本計劃訪問中國、香港和越南,完全是個人假期,「與工作無關」。 穆達偉對於未能進入香港感到悲傷,「希望香港有一天能自由。」 香港英文網路媒體Hong Kong Free Press報道,當被問及被拒簽的原因時,穆達偉回答說:「老實說,我不確定是因為我曾在德國積極參與香港事務,被中國驅逐出境,還是因為我現在的工作。」 穆達偉講著一口流利中文,曾在北京清華大學就讀新聞傳播學院研究生項目。2018年夏天,穆達偉因拍攝維權律師紀錄片被中國當局驅逐出境;隔年夏天,他參與了香港的百萬人游行,表達「今日我系(是)香港人」的立場。 香港入境處回應稱,不評論個別案件,該處按相關法律和政策處理每宗入境個案。 香港拒絕活動人士入境越趨頻繁。今年4月,國際媒體監督組織「無國界記者」(RSF)駐台北倡議專員白奧蘭(Aleksandra Bielakowska)在進入香港時遭扣查六小時,隨後被以「借口模糊」驅逐出境。 無國界記者當時表示,對該組織人員前所未有的遣返行動,顯示香港早已淪陷的新聞自由環境進一步惡化。 今年6月,支持香港反送中運動的日本活動人士平野雨龍(Uryu Hirano)也遭香港拒絕入境。她在Facebook上發帖寫道:「我深愛的香港,像故鄉一樣的地方,已經不能再到訪了。我只能無力地於機場痛哭。」 去年,「人權觀察」執行長肯尼思・羅斯(Kenneth Roth)、日本記者小川善照、日本攝影師幾石倫子、日本街頭藝人Mr. Wally和美國攝影學系教授馬修·康納斯( Matthew Connors)等人都被香港拒於門外。 這個前英國殖民地曾被視為中國境內最自由的地方。2019年香港爆發大規模民主抗議活動後,北京於2020年在香港實施《港版國安法》壓制異議。今年3月,香港再通過《基本法》23條國安立法,進一步收緊港人的人權和自由。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9/9/8503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4年9月9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