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在中國大陸被關閉「季風書園」在美國浴火重生
 
【人民報消息】季風書園曾是中國大陸自由主義和獨立書店的象徵,其最後一家店面於2018年1月31日閉店。六年後,一家新的季風書園在美國華盛頓特區重新開張。這六年間,季風書園的主理人於淼經歷了什麼?又為什麼會選擇在華盛頓特區再出發? 據自由亞洲電臺報導,來自於上海,重啟於DC──季風書店將於2024年9月1日在華盛頓DC開業! 一週以來,這則短消息在海內外微信羣被迅速轉發。自由亞洲記者在現場看到,這間書店坐落在DC中心杜邦圈,在眾多英文標牌中,綠色的中文字「季風書園「格外醒目。 書店約有200平方米,分上下兩層,工作人員和志願者正忙碌著將最後的圖書掃碼、打標籤、上架。 在談到這個想法是怎樣產生時,季風書園總經理於淼說,六年前已經準備翻開人生的另一個篇章了,但既然要選擇在美國長期生活,書店是他最熟悉的方式。「內心當中肯定也有一些對之前書店不捨,那也有一些隱隱的期望。 只是這些可能在內心存在的, 沒有去看,去把它揭開。後來也有機會和朋友這邊的朋友一起聊天,有時候聊起來季風關掉, 很可惜啊。後來突然就有了這樣一個想法,那我們是不是可以在這邊,在我們新的一個立足之地重新開啟這樣一個季風,那我覺著和之前的關閉遙相呼應,也是一個新的起點。」 於淼介紹,決定之後的進展非常迅速。「從有這個想法,到決定,只用了一個月。租下這個店面,只用了兩個月。」 於淼介紹,目前DC季風書園大約有一萬種書籍,其中七成是中文書籍,來自中國大陸和臺灣,另有三成為本地採購的、與中國相關的英文書籍,目的是服務好本地對中國感興趣的讀者羣。 在談到未來將如何經營這個書店時,於淼表示,會延續上海季風書園的主旨和風格,將書店打造成作者、學者在與讀者面對面交流的公共議題空間。「我們9月1號開張,在九月份我們也安排了三場活動,9月12號吳國光老師的一場活動, 一場是9月13號裴敏欣老師 的一場講座,還有一個是9月21號哈金的講座。」 新書店延續自由主義主旨 「DC版季風書店」並非單一現象,近年來,隨著中國的獨立書店、出版及民間公共空間的萎縮,越來越多出版人試圖在海外創建另一個「離岸公共漢語空間」。比如資深媒體人張潔平在臺灣和泰國的「飛地」書店,國內的單向街書店2023年也在東京開了一家分店。 對此,於淼分析認為這是國內環境變化後人們的選擇:「我覺得這是自然而然的一種事情。 隨著國內環境的變化,越來越多的人可能希望換一個生活環境。那這些人呢,有他的一些特長,有他的一些資源,也有他的一些對未來的憧憬,所以他們重新在新的土地上建立他們,建立他們熟悉的這種生態,包括書店也好,包括自媒體也好,我覺得這是很自然而然會發生的一件事情。」 中斷了六年後,於淼將「DC版」季風書園看做一個重生,也是中國大陸自由主義精神在海外的努力與延續。這個延續將在開業當天以一種特殊的儀式呈現。 當年季風書店關閉時,許多讀者將他們的感言寫在了明信片上,於淼將一部分明信片帶到了華盛頓,貼在了書店門口的鏡子上。「開張之後,每一位進來的讀者,我們都會送他一張明信片。這樣一張、 兩張、三張,慢慢揭開整個鏡子,恢復到他那種光彩以及它的透明。 這就像一個遮蔽/展開的一個雙向過程。呃,這是我們想象的一種想象的意義感。」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8/30/8481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