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資產市場的崩塌與習近平的權力危機
 
梁京
 
【人民報消息】上周,北京當局出重手救股市遭到慘敗,不僅證明了中國經濟的信心危機無藥可救,更暴露了習近平的權力危機遠比人們想像的要嚴重。為甚麼這樣說呢?首先,這次救市謀劃,是一場決策災難。策劃救市的人不可能不知道,救市若失敗,政治後果會非常嚴重,因此,可以想像的是,策劃者會從各個技術層面周密安排,以保萬無一失,但結果還是遭到慘敗。這只能有兩種解釋,一種是,真懂業務的人有意留下破綻,而關鍵機構和人物則充分利用這些破綻套利,也就是說,權貴和機構有嚴重的所謂「內鬼」問題;另種解釋就是陰謀論,在習近平不知情或假裝不知情的情況下,權力核心有意給「自己人」的財富出逃創造機會。無論是哪一種情況,此次救市失敗對習近平都是一場政治災難。這一點,已經從中國股民利用美國使館微博大肆發洩不滿得到證明。 有一個問題沒有引起足夠關注,那就是習近平為甚麼非救股市不可?我認為對這個問題深入分析,更有助於理解習近平面臨的權力危機。大家都知道,按照底線思維的邏輯,習近平數年來都在為回歸管制經濟或實行戰時體制做準備。這個思路的基本假設,就是中國百姓承受苦難有超強的韌性,只要政府手中有糧,就不怕百姓造反。現在北京當局投入巨大金融資源救樓市救股市,說明他們不再相信這個基本假設。也就是說,他們顯然感覺到,全面剝奪中產階級高度金融化的資產,其實是自掘墳墓。問題是,為甚麼使不得?從技術方面講,中共有了前所未有的手段來推行管制經濟,從貨幣電子化,到身份識別智能化,北京當局看上去比毛澤東時代更有能力對整個社會和經濟運行實現全面監控,為甚麼還要吃力不討好去救樓市和救股市? 我認為這個問題涉及到了金融全球化時代,政治權力面對的兩個核心挑戰,一個就是政權合法性與財富形態金融化、數碼化的關係,另一個就是執政能力與理財能力的關係問題。也就說,中國經濟加入了資本主義金融體系,就無法運用打土豪分田地的方式來維持政權。換言之,目前中國的財富形態和格局,是在金融全球化的過程中形成的,如果全面去金融化,就無法運營和管理,更無法進行利益分配,這就意味著,當權者如果與美國和西方全面脫鉤,整個社會財富的價值不僅會大幅縮水,甚至會分文不值。習近平和他的擁戴者顯然不懂這個道理,所以敢一味爭權,一味集權。胡錦濤、李克強雖然說不清其中道理,但意識到習近平蠻幹有巨大風險。 現在好了,習近平定於一尊,卻面臨著中國資產市場全面崩塌的危險。中國股民雖然有不少「愛國賊」,但現在也願意向美國求救、願意做帶路黨,說明他們憑直覺明白背後的道理。問題是,美國會救中國嗎?中國資產市場徹底崩潰,對美國和整個世界都不是好事,因此,美國完全有理由在這個危險的時刻拉中國一把。 下任美國總統無論是誰,都要面臨一個困難的問題:如何不讓中國的經濟災難發展到禍害美國和全球的程度?這個問題的困難主要不在技術方面,而在政治方面,那就是如何對付習近平。在這個意義上,習近平救樓市和股市的失敗,可能是一件好事。△(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2/7/8051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