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經濟學人:香港不再是國際城市 「中國化」已成定局 (圖)
 
香港街景。(宋碧龍/大紀元)
【人民報消息】香港《南華早報》前總編輯王向偉指出,在「國安法」實施後,有些人認為香港失去了優勢,「成為中國的另外一個城市」。無獨有偶,英國《經濟學人》雜誌也認為,香港正變得越來越「中國化」。 德國之聲中文網報導,現任浸會大學傳理學院新聞系副教授王向偉日前受邀上香港民主黨前主席劉慧卿的網絡節目時表示,中國領導層對香港的指導方針始終沒有改變,且「香港這座獨具特色的資本主義城市,對中國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對於近2年來香港的轉變,王向偉說,「香港未來發展最大的障礙,是香港現在的政治菁英……他們沒有想清楚香港應該怎麼走」。 他認為,香港的政治菁英實際上都在「猜北京」的想法,經常「組織學習班」到中國國內學習,想得到北京指示如何管理香港,「這是絕對絕對錯誤的」,因為北京並不明白如何管理一個資本主義社會。 《經濟學人》雜誌則指出,香港人口結構正在發生變化,擁有750萬人口的香港,近年約有20萬名市民離開,導致人才外流。為此,港府宣布一系列「搶人才」計劃,但2023年前11個月,香港向外國人發放8,000份簽證,但對中國人發放的簽證數量則是西方人的10倍。 報導指出,之前湧入香港的中國人主要來自中國南方,以講廣東話的為主。最新湧入香港的人則來自中國各地,普通話成為現在香港企業董事會的首選語言。 報導引述一位在英國接受過律師培訓而搬到香港擔任金融分析師的女士表示,她申請的每一份工作都要說普通話,尤其是法律領域。現在香港所有商業活動都面向北京,而新加坡現在確實是亞洲跨國商業中心。 文章認為,香港正變得越來越「中國化」,北京政府對香港實施的港版「國安法」已瓦解了當地的民主機構。香港新界一名店家說,外國人都走了,反倒是很多中國人來了。馬路對面一家曾經很受歡迎的西餐外賣店關門了,取而代之的是熙熙攘攘的中餐館。 (聯合報)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30/8034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