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習近平為何怕人提罪己詔?
 
胡平
 
【人民報消息】中國財經網紅、中原銀行首席經濟學家任澤平12月24日在個人微博上貼出公元前89年漢武帝發布的「輪臺詔」:「朕即位以來,所為狂悖,使天下愁苦,不可追悔。自今事有傷害百姓、靡費天下者,悉罷之」。 這段文字一發出,立刻在網上熱傳熱議,很多網民都認為這段話是在影射習近平。 查看任澤平微博,這一段文字已搜尋不到,微博上任澤平的個人頁面顯示「因違反相關法律法規,該用戶目前處於禁言狀態」。這就從反面證實了網民的猜測。 中國古代有一個傳統,當國家遭受嚴重的天災,或者是朝廷的施政發生重大差錯,乃至政權發生嚴重危機,皇帝就要發布罪己詔,公開進行自我批評。為什麼發生了天災皇帝也要做檢討?因為皇帝受命於天。皇帝若違背了天的意志,老天爺就會通過例如災害等變異現象發出警告,所以皇帝就需要下罪己詔,以求得上天的原諒。 按照中國法學家蕭瀚博士對《二十五史》的統計,在中國歷史上,一共有79位皇帝下過罪己詔,總共有270份左右。 然而,中共最高領導人卻從來不下罪己詔。毛澤東説過好幾次,「任何時候我都不下罪己詔。」 毛澤東説:「歷代皇帝下罪己詔的,沒有不亡國的。」這話不對。漢文帝、漢武帝、唐太宗,清代的康熙,這都是被稱為明君英主的,在被稱為盛世的時代下過罪己詔。 為什麼過去的皇帝可以下罪己詔,而如今的共產黨最高領導人從不下罪己詔呢?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可以看到傳統的帝制和現在的共產專制的一個重大區別。 傳統的帝制,皇帝的權力至高無上。但是皇帝之所以為皇帝,是靠那套君權神授的神話。皇帝並不被認作是真理的化身、正確路線的代表。皇帝也可能説錯話做錯事,因此是可以批評的,這就為臣民發表異議留下一定的空間。共產黨偉大領袖卻不同。偉大領袖之所以是偉大領袖,是因為他被視為真理的化身、正確路線的代表,而這一點常常是寫進黨章、寫進憲法的。這也就意味著,任何不同於偉大領袖的觀點見解,按定義就是錯誤的。誰要是堅持不同政見,按定義就是反黨,就是煽動顛覆國家政權。 再有,在傳統的帝制下,皇帝的權力來自神話、來自世襲,皇帝和羣臣的分際是明確的,皇帝和大臣的位置是不能互換的。因此皇帝犯了錯誤可以承認錯誤,可以下罪己詔而仍然繼續當他的皇帝。共產黨偉大領袖則不然,總書記或黨主席和他的高級同僚的位置是可以互換的。一個人被送上偉大領袖的位置,是因為他被視為真理的化身、被視為正確路線的代表,按定義就是不會犯錯誤的,一旦犯了錯誤就不是真理化身不是正確路線代表了,也就沒資格繼續當偉大領袖了。 廬山會議上,彭德懷給毛澤東提意見。彭德懷在主觀上是否有奪權的動機姑置不論,但從毛澤東的角度,毛澤東不能不感到自己的權力受到威脅,毛澤東逕直把彭德懷提意見説成「下戰書」。毛澤東的邏輯很簡單,如果你彭德懷是對的,我毛澤東是錯的,那憑什麼還該由我毛澤東,而不該輪到你彭德懷來當領袖呢?彭德懷在萬言書裏用了「小資產階級狂熱性」這個詞。在熟悉中共黨史的人看來,這等於是發出進行路線鬥爭的信號。既然是路線鬥爭了,那就必須換人了。 皇帝認錯了還是皇帝,共產黨領袖一認錯就多半當不成領袖了。在中共歷史上,領袖一認錯就下臺,從陳獨秀、王明,直到華國鋒,概莫能外。準確的説,共產黨領袖還不都是一認錯就下臺,有些領袖是被他的同志們搞下臺然後被迫認錯。趙紫陽被逼下臺但不認錯,是黨內的一個異數。 總的來説,在中共那裡,認錯和下臺是密切相關的。這就是為什麼古代有那麼多皇帝下罪己詔,而當代的共產黨偉大領袖沒一個下罪己詔。這就是為什麼習近平怕人提罪己詔。△(轉自自由亞洲電臺)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12/27/8757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