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先祖救人於危難之中 福延子孫(圖)
 
劉曉
 
善良仁厚、救人於危難中的人,一定會得到上天的垂顧,所以老人們常說要行善積德。

【人民報消息】《太上感應篇》說「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史書上記述的關於積德得福報的故事很多,善良仁厚、救人於危難中的人,一定會得到上天的垂顧,所以老人們常說要「行善積德。」 父親舍金救人 其子中狀元 鄒忠倚,字於度,江蘇無錫人。他是清朝入關以來的第四名狀元、常州府第二名清朝狀元、無錫縣第一名清朝狀元。他生於明朝天啓三年,母親很早去世,父親鄒兌金將他拉扯長大。年少時,鄒忠倚跟隨父親鄒兌金隱居到浙江德清縣武康山的聽歲堂,潛心讀書。 鄒兌金不僅學識淵博,而且爲人善良,樂於助人。明崇禎庚午年,他前往南京參加鄉試,乘船在京口(今江蘇鎮江)停泊的時候,水面上突然颳起大風,正在行進中的船大多都傾覆了,多人落水。鄒兌金馬上打開自己隨身的箱子,指着裏面的銀兩對衆人說:「救上一個人,可得十兩銀子。」 於是岸上的人紛紛下水營救落水者,而落水者最終全部獲救。鄒兌金爽快地兌現自己的承諾,但行囊中的銀子也差不多分光了。 此次鄉試,鄒兌金順利中舉。其子鄒忠倚於清順治九年殿試一舉奪魁,得中漢榜狀元,授翰林修撰,官階爲從六品。 不過,鄒忠倚在做了一段時間官後就辭官隱居,三十二歲去世。相傳他是金山寺僧人轉生。他的兒子顯吉、卿森皆工書畫,孫子鄒一桂在雍正年間中丁未科二甲第一名進士,玄孫奕孝爲乾隆丁丑科一甲探花。祖先積德,延及子孫,果不虛也。 司獄救千人 子孫官運不絕 清朝康熙初年,山陰人陳理到廣西平樂府擔任司獄(掌管刑獄的官員)。三藩之亂時,他曾解救釋放被搶掠的婦女上千人。因爲害怕被叛軍知曉後怪罪他,他就將自己的房子燒着,造成自己已死的假象,然後悄悄藏了起來。等叛亂平息,他才回來,所幸得以安然無恙。 因爲他積了如此大的陰德,陳理後世子孫官運不絕。他的長子陳允恭,康熙三十三年進士,官至翰林院編修、左僉都御史;次子陳廷綸,康熙三十九年進士,官至安徽廬州府知府。陳廷綸的女兒做了乾隆皇帝的芳嬪,後被尊爲芳妃。 陳理的孫子陳齊襄,雍正七年通過賢良方正科入仕,官至江西廣饒九南道;孫子陳齊叡,官至江南鎮江府通判;孫子陳齊賢,官至陝西鄜州知州;孫子陳齊芳,官至湖北監利縣知縣;孫子陳齊庶,刑部直隸司員外,這四個人都是雍正元年同榜舉人。還有孫子陳齊綬,做了恩廕生;孫子陳齊紳,考中乾隆十七年壬申進士,擔任翰林院編修。 再說陳理的曾孫一輩。陳聖瑞,任刑部陝西司郎中;陳聖時,任山東道監察御史;陳聖傳,任福建臺灣縣縣丞,在賊匪林爽文叛亂中遇難,被賜世襲雲騎尉;陳聖修,官至雲南府通判,他們都中了舉人。 還有陳理的玄孫陳廣寧,以世襲雲騎尉的官職歷任壽春、兗州、騰越三鎮總兵,和錢泳是總角之交,因此錢泳將陳家的祖德記錄在了他的《履園叢話》書中。 救數百婦女 一子中狀元兩子中探花 清朝崑山康熙年間徐家一門出了三位鼎鼎大名的人物:徐幹學、徐秉義、徐元文,人稱「崑山三徐」。 老大徐幹學和老二徐秉義分別是康熙九年和康熙十二年進士考試的探花,老三徐元文則是順治十六年的狀元,兄弟三人都做了大官。 康熙皇帝曾御賜親筆題寫的匾額「光焰萬丈」、「一代大儒」、「博學明辨」給徐幹學,御賜親筆題寫的匾額「擢秀清流」給徐秉義。 三兄弟能取得如此成就,與其祖父、父親積陰德是分不開的。他們的祖父徐永美,明朝時常熟人,是吏部尚書嚴訥手下掌管文書的官員。當時江南吳地發了大水,徐永美代爲起草請求賑災的奏摺,但嚴訥對於是否上奏還是有些猶豫,就找人來占卜。徐永美私下告訴卜者,要占卜上奏爲吉。嚴訥聽到「吉」的占卜結果後才決定上奏。於是朝廷下令賑災,救活了無數人。 徐永美生了一個兒子名叫徐開法,字慈念。徐開法爲人正直,嫉惡如仇,樂於助人。 比如一個金溪人欠了徐家很大一筆債務,而家裏窮得無隔宿之糧,實在還不起,徐開法毫不猶豫地當着他的面將欠條燒掉,就此了結。上海縣有王、葉兩家指腹爲婚,後來王家家道中落,葉家想悔婚。徐開法知道後,就出來主持公道,說你葉家嫁女兒的所有費用我來負擔,但這門親事你是萬萬不可反悔的,葉家無話可說。縣學裏有的學生家裏欠了官府錢糧要吃官司,徐開法拿出銀子代爲繳納,以免除他們的牢獄之災。 改朝換代時,某鎮將領假裝匪寇搶掠女子數百人,關押在徐氏空置的大宅院中,並嚴命徐開法監守。但徐開法將她們全部放走,然後一把火將宅子燒燬。等到將領來索要時,徐開法就說火災無法防範,她們都葬身火海,將領沒辦法只好離去。 高祖救活上萬人 姚文田得福廕 姚文田,字秋農,歸安(浙江吳興)人。清朝嘉慶四年高中狀元,官至禮部尚書。他治學嚴謹,爲官耿直,一身正氣,是清代蜚聲朝野的著名學士。 在他中狀元前一晚,京師有人夢迎天榜,見金牌兩道,上書「人心易昧,天理難欺」八個大字。原來姚文田的高祖在江南負責司法刑獄時,曾救了上萬人,積了很多陰德。上天都看在眼中,其子孫才得此厚報。 (參考數據:《履園叢話》)△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4/15/7419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