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新聞簡述(圖)
 
畢藤菲
 
圖爲小米手機。

【人民報消息】 中共國智能手機存在安全風險 比利時示警並籲歐盟應對 比利時《晚報》2月14日報導,司法部長範奎肯伯爾尼近日以書面回覆國會議員寇拉提時稱,「鑑於中(共)國智慧手機制造商營運的法律環境,這些手機中存儲的數據存在暴露於間諜活動之下的風險,或者至少在非自主意願下轉交給中(共)國當局的風險」。 報導指出,中(共)國法律要求手機公司將數據儲存在中國的服務器上,並賦予中(共)國當局讀取信息系統的權利。報導強調稱,比利時升高了關於華爲和小米手機用戶信息可能遭到監視的擔憂。 比利時國會議員寇拉提2月14日在社交媒體上發文稱,智能手機的間諜風險也顯示出信息安全和言論自由等急迫性問題。寇拉提因此呼籲歐盟儘快找到應對之道。 布林肯宣佈 在所羅門羣島開設大使館 2月12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斐濟參加區域領導人太平洋島國論壇(PIF)視訊峰會,聽取了他們對有必要採取真正行動應對氣候變化的擔憂。 「斐濟和所有太平洋島國都是印太地區的重要組成部份。」布林肯在與斐濟代理總理艾亞茲.賽義德-海尤舉行的新聞發佈會上說。 布林肯說,我們打算在所羅門羣島首都開設美國大使館,以深化我們與太平洋島國夥伴的合作。而這些舉措僅僅是開始。我們將繼續推進我們在印太地區的參與和投資,這包括在太平洋島嶼。 賽義德-海尤表示,斐濟和其它太平洋國家是世界上最大海洋大陸的守護者,這對世界上每個人的福祉都至關重要。他表示,希望布林肯的這次訪問標誌着美國和太平洋島國建立更直接關係的開始。 宏都拉斯前總統胡安被要求引渡美國 大呼遭報復 今年2月15日,宏都拉斯警方在該國前總統胡安.奧蘭多.埃爾南德斯的家中將他逮捕。 由於宏都拉斯司法系統薄弱以及歷史的原因,宏都拉斯的司法審查過去基本寄託於美國方面。美國拜登政府要求引渡胡安,指控他販毒及在販毒行動中使用武器。 來自美國紐約的民主黨檢察官一再將胡安總統和他兄弟2019年的販毒審判聯繫起來,聲稱胡安的政治崛起是由毒品利潤推動的。胡安強烈否認自己與毒販有任何牽連。 當政期間,總統胡安有將毒販引渡到美國的記錄、以及讓宏都拉斯安全部隊與美國當局合作攔截毒品運輸。他認爲,對他的指控來自於在一些案件中被他引渡到美國的毒販,這些毒販們現在正在進行報復。 胡安在擔任八年總統後於2022年1月27日離任,同一天,他宣誓就任宏都拉斯駐中美洲議會的代表。他的辯護律師說,這個代表職位有豁免權,不應該被逮捕。 2017年,胡安總統參加了連任競選。該次競選引發爭議,但宏都拉斯最高法院最終判定胡安贏得選舉。時任美國總統川普很快承認了胡安的勝利,胡安也與川普政府建立了良好的關係,對川普總統提出的遏制宏都拉斯非法移民的要求積極配合,這使得川普當政時期,宏都拉斯非法移民大幅度降低。 美國將駐烏克蘭大使館 從基輔遷往利沃夫 2月14日,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宣佈正將美國駐烏克蘭大使館業務從首都基輔遷至西部城市利沃夫,並稱俄羅斯軍隊的集結速度急劇加快。 據路透社報導,布林肯在一份聲明中說,做出這個決定是出於對使館工作人員安全的考慮。大多數使館工作人員已經被命令離開烏克蘭,該國境內的美國公民也被建議離開烏克蘭。 報導指出,此前,美國官員警告稱,莫斯科在靠近烏克蘭,這個前蘇聯加盟共和國的東部邊境地區集結了超過10萬軍隊,並在白俄羅斯以北部署了更多軍隊,隨時可能對烏克蘭發動襲擊,包括對基輔發動襲擊。 布林肯說,大使館的工作暫時被轉移到了利沃夫——距離烏克蘭西部,與接壤的波蘭邊境大約50英里(約合80.5公里)——而美大使館還將繼續與基輔的烏克蘭政府保持接觸。 中共報復不靈 立陶宛出口額創十年新高 作爲歐盟成員國,立陶宛堅持與臺灣(中華民國)建立良好關係,對中共的經濟報復不屑一顧。在國際社會普遍受疫情影響經濟狀況不佳的情況下,立陶宛的出口額則創十年最高,同比增長20%。 2月13日,立陶宛國家廣播公司(LRT)報導,立陶宛出口顯著增長,未受持續的中共病毒(COVID-19)疫情、地緣政治和中共打壓的影響,商品出口同比增長20.5%(不包括石油,增長16.4%)。 立陶宛企業研究和分析部門負責人喬恩.卡蘭迪恩在新聞稿中說:「出口商的業績是十年來最好的。」「他們已經適應了具有挑戰性的地緣政治和經濟環境。」 她補充說,立陶宛原產商品的出口對整體商品的增長影響最大,原產製造的商品出口年增長率爲25.9%,而來料加工再出口增長了12.7%。這兩個數字還不包括石油產品。 美安全機構公告:俄資助黑客 瞄準國防承包商 美國幾個聯邦安全機構在2月16日發佈的公告中稱,俄羅斯黑客涉嫌通過攻擊美國承包商獲得了敏感的國防信息技術。 美國國土安全部管理的網絡安全和基礎設施局、聯邦調查局和國家安全局表示,至少從2020年1月到2022年2月,這些機構觀察到俄羅斯政府支持的「網絡行爲者」定期攻擊美國批准的國防承包商。 公告中說:「這些『網絡行爲者』的目標既有大型的,也有小型的(國防承包商)和分包商,受攻擊者的網絡安全協議和資源水平都各不相同。」遭到網絡攻擊的美國國防承包商涉及許多領域,包括導彈和武器開發、車輛和飛機設計、監視和偵察以及通信系統等。 這些聯邦安全機構呼籲國防承包商加強安全防範措施,包括使用較複雜的密碼,以及啓用多方式用戶認證。 (人民報記者畢藤菲綜合報導)△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2/17/7391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