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流传千古的玄妙对答(图)
 
四仙(拾得、寒山、李铁拐、刘海蟾)拱寿图。

【人民报消息】忍,并不容易做到,但是当遭遇人生的挫折和受到侮辱屈辱的时候,在得失荣辱面前淡定从容、宽忍大度的理智应对,往往事情会出现转机,开辟另一番景象。 李忱隐忍知退 成就「大中之治」 唐宣宗李忱即位之前,贵为王公的他却不得不离京出走。公元820年二月,李恒(李忱之兄)被宦官扶上皇位,是为唐穆宗。四年后穆宗病逝,其子敬宗李湛接任,但他只活到十八岁,驾崩后由其弟文宗李昂、武宗李炎相继接任。 在这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三朝皇叔李忱为人低调,不事张扬,但光王的特殊身份还是让他逃避不了被侄儿们猜忌、排挤的命运。 公元841年,唐武宗登基时,李忱为避祸,便「寻请为僧,行游江表间」,远离是非之地。在这期间,他大智若愚、言行谨慎、不露端倪。 公元846年,忍辱负重的李忱终于再次回到宫中,登基为帝,成为历史上颇有作为的皇帝。流落民间的非人待遇,使得李忱深知百姓疾苦,他恭谨节俭,惠爱民物,用法无私,从谏如流。所以直至唐亡,百姓仍思咏唐宣宗,称其为「小太宗」。 李忱勤于政事,孜孜求治,喜读《贞观政要》,整顿吏治。李忱努力仿效唐太宗,以「至乱未尝不任不肖,至治未尝不任忠贤」为座右铭。 李忱在位时期是唐朝后期一段安定繁荣的时期,历史上把这一时期称之为「大中之治」。 高僧流传千古的玄妙对答 唐代的寒山与拾得两位大师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诗僧,后被人传说成「和合二仙」。 寒山、拾得所著的《忍耐歌》广为流传,历经千年而不衰。其中绝妙的问答蕴含面对是非的深刻处世之道,因此虽经一千多年,至今仍然脍炙人口。 寒山问拾得曰:「世间谤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贱我、恶我、骗我,如何处之乎?」 拾得云:「只是忍他、让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几年你且看他。」 译文大意,寒山问拾得:「如果世间有人无端地诽谤我、欺负我、侮辱我、耻笑我、轻视我、鄙贱我、厌恶我、欺骗我,我要怎么做才好呢?」 拾得回答:「你不妨忍着他、谦让他、任由他、避开他、耐烦他、尊敬他、不要理会他,再过几年,你且看他。」 《忍耐歌》中还有这样的诗句:「有人骂老拙,老拙只说好;有人打老拙,老拙自睡倒;涕唾在面上,随它自干了,我也省气力,他也无烦恼。」 今日寒山、拾得的踪迹早已无处可寻,但《忍耐歌》却被世人千古传诵,流传甚广。△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11/13/7518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