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親仁善鄰 國之寶也(圖)
 
智真
 
古人認爲與人爲善是爲人處世原則,而行善、行道之人才是真正有福的。

【人民報消息】中國傳統文化非常注重以道德和倫理調節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其中包括鄰里關係。古語云:「親仁善鄰,國之寶也」、「救災恤鄰,道也。行道有福。」古人認爲與人爲善是爲人處世原則,而行善、行道之人才是真正有福的。古代仁人君子善待、包容他人,扶危濟困,留下許多小故事。 陶淵明移居 晉代著名詩人陶淵明在一首《移居》詩中寫道:「昔欲居南村,非爲卜其宅。聞多素心人,樂與數晨夕。」他選擇移居南村是因爲看中這裏有很多「素心人」,希望能和這些人朝夕相處。「素心人」是指內心純淨、樸素之人,陶淵明每日躬耕隴畝、賦詩言志、安於貧、樂於道,也正是這樣的人。 詩中還記述陶淵明在南村與鄰居的友好關係:「鄰曲時來往,抗言談往昔。奇文共欣賞,疑義相與析。」他常與鄰居們一起探討詩文與人生,大家直率地發表自己的見解;有了好文章一同欣賞,有了疑難不解的問題互相切磋分析。人們之間互相幫助,和睦的鄰里關係使彼此之間受到道德的薰陶和感染,獲益匪淺。 司馬徽讓豬 東漢時的司馬徽是一位善於識拔賢才的有名學者。有一次,鄰居走失一頭豬,因爲司馬徽家的豬和他走失的豬相似,就誤認爲是他家的。司馬徽並不爭辯,說:「是你的你就拿去。」鄰居便毫不客氣地把豬趕回家。 過了幾天,鄰居從別處找到自己的豬,很愧疚地把誤認的豬送還司馬徽。司馬徽不但沒責備他,反而說鄰里間發生這類誤會並不奇怪,還讚揚他懂道理、知錯能改,鄰居聽了十分感動。 後來人們稱司馬徽爲「水鏡先生」,這是人們對他清雅、純明品性的讚揚。 訾汝道善施 元代時德州齊河人訾汝道,平日樂善好施,以善行聞名鄉里。同鄉劉顯等人貧困無法維生,訾汝道一一分給他們一些田地,讓他們收地租維持生活,直到他們終老把田地收回去。 有一年瘟疫流行,當時人們傳說吃一種能發汗的瓜能治病。訾汝道買了很多瓜,帶上糧食,不顧被傳染的危險,一戶戶親自送去,救治了很多人。 訾汝道曾經在春天把麥子、高粱借給人,等到豐收再收回,不收利息;如遇到歉收之年,借債人無糧償還,訾汝道就把借券焚燒了,不要他們歸還。 訾汝道對家人說:「積累糧食本來就是爲了防備饑荒,所以如果遇到災荒年景,一定要幫助貧窮的鄉親。」 楊翥賣驢 明朝禮部尚書楊翥居住在京城,平日騎驢上朝或外出。他很喜歡驢子,每天上朝回家,親自爲驢子喂料並經常照看。 楊翥的鄰居是一位老頭,快六十歲的時候生了個兒子,老來得子,夫妻自然非常高興。但這個孩子一聽到楊翥的驢子叫就哭個不停,搞得全家人都不得安寧。 可楊翥是朝廷大官,這家人也不敢向楊翥說這個事。眼看那孩子一聽到驢子叫就哭,飲食也明顯減少,鄰居最後還是把這件事和楊翥說了。 楊翥聽後二話沒說,隨即就把自己的驢子賣了,從此外出或上朝都靠步行。 (參考數據:《董正別傳》、《元史.訾汝道傳》、《育德古鑑》)△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6/12/7098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