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行善的力量 相互關懷可緩解疫情焦慮(圖)
 
圖爲紐約街道上的塗鴉,上頭寫着「咳嗽要遮好,但心要打開。善意也是會傳染的!」

【人民報消息】中共肺炎在全世界大流行,每日不斷有新增的確診病例數。面對種種的壓力與未知,如何讓心靈平靜下來呢?專家們建議,向周遭的人們表達善意,可能是緩解焦慮最好的辦法! 科學家們發現,當人們表現良善或接受善意時,大腦的「愉悅中心」會分泌血清素(Serotonin),讓人感到快樂與幸福。同時,大腦還會分泌催產素,喚起知足、信任等情緒,減少焦慮,增加平靜的感覺。在這些作用下,累積的壓力足以釋放,免疫力也會提升。 哈佛大學流行病學教授南希.克里格(Nancy Krieger)所進行的一項研究指出,種族歧視所帶來的「敵意」,會令人血壓升高,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機率。相反的,善舉會增加催產素分泌,催產素又被稱爲「愛的荷爾蒙」,可以降低血壓,減少心臟疾病。一項刊登於《循環》(Circulation)期刊的長期研究指出,每天擁抱狗狗的主人,可減少21%因心臟病離世的機率。 善良甚至可讓人更長壽。研究顯示,表達善意可增強人的同理心,與社會建立更穩固的連結,進而降低社會孤立所導致的早亡風險。藉由表現良善,長壽機率可能會提高50%。 刊登於《社會心理學雜誌》(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上的一項英國研究指出,受試者只要連續10天「日行一善」就能顯著提升幸福感。善良使人幸福,幸福又讓人更加良善。在這種幸福感的回饋下,人會走入正向循環,成爲一個更願意付出的人。 在人們都要保持社交距離,並儘可能減少外出的時候,我們還是可以透過一些方式,持續對他人和社會表達善意;偶爾出門也要面帶微笑,問候鄰居並詢問他們是否需要幫助。 在澳洲,有些人自發地在信箱中留下傳單或紙條,提醒小區中的人,如果發生緊急情況可以跟他們聯絡。尤其是年紀大的老者,他們也許會需要鄰人協助他們購買食物或必需品。 數千年來,東西方各種古老的格言都告訴人們:「施比受更有福。」 幸福是在幫助他人的喜悅中找到的。在這個中共病毒大流行的時局裏,格外需要這種古老的智慧,讓我們在紛擾中,找到內心的安適與平靜。(陳霆綜合)△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4/12/7071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