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天道無親 常與善人(圖)
 
智真
 
天道不分親疏,對芸芸衆生一視同仁,但行善向善是符合天道的,所以天道總是與善人同在,常眷顧、幫助善良的人,使其做事有如神助。

【人民報消息】古語云:「天道無親,常與善人。」意思是說天道不分親疏,對芸芸衆生一視同仁,但行善向善是符合天道的,所以天道總是與善人同在,常眷顧、幫助善良的人,使其做事有如神助。 古人相信因果,重義輕利,在他人需要的時候幫助他人,用慈悲心對待所有事物,其後果然善願得償,福德廣大,善人天佑也是因爲其盛德所致。以下爲北宋時期的幾個故事: 施粥之報 祝染,延平沙縣人,勤儉而樂善好施。他遇到饑荒年歲,便煮粥飯救濟四方貧困百姓,使數以萬人得到免於餓死。 後來,他生了一個兒子,聰明好學,以舉人身份入京應試。春季即將發榜前,很多鄉人夢到黃衣使者手持狀元榜豎於祝家門外,上面寫着「施粥之報」四個大字。 等到發榜,他兒子果然中了狀元。 收購禾黍 助人渡難關 黃兼濟,四川成都人,有節操講禮義,只要有益於別人的事一定努力去做,周圍人都稱他善人。有一天夜晚,成都府的知府張詠夢到紫府真君向他說話,不久,忽然有人報告說:「西門的黃兼濟到了!」黃兼濟穿戴幅巾道服進入,紫府真君走下層階接見他,而且列坐在張詠的位子之上。 翌日,張詠尋訪到黃兼濟,看到果然和夢中所見之人一樣。張詠問:「您平生做些什麼善事,以致紫府真君對您那麼禮遇?」 黃兼濟回答:「我也沒做什麼善事,只有在黍麥成熟豐收時,以三百串錢(每串一千文錢)收購,等到明年禾黍尚未成熟,百姓生活艱苦時照原價賣出。這對我來說毫無損失,可是百姓的危急卻能得到濟助,渡過難關,如此而已!」 張詠感嘆地說:「這理應在我之上!」命令左右官吏扶黃兼濟坐在座位上,親自對他禮拜,以答謝他對百姓的照料。黃兼濟一生福壽康寧,子孫個個賢德而顯貴。 林積還珠 林積,南劍州人,少年時進京趕考,途經蔡州住旅店時,在客房撿到一個布囊,裏面有珍貴明珠數百顆。林積問店主昨天什麼人在此房間住過,店主說是個大富商。 林積便交代店主說:「這是我的朋友,如果他又回來,叫他到京師上庠貫道齋尋問林積。千萬!千萬!不可誤事!」 即使這樣,林積仍恐店主人忘了,又在室內寫道:「某年某月某日,有南劍林積假館上庠,有故人元珠,可相訪於貫道齋。」 不久,富商張客發現丟了珍珠,心想︰「我奔波數年只選得這包珠子,今已失,一家人如何生計?」急忙沿原道尋找,直到客棧聽了店主轉告林積的留言後,立即趕到京師找林積。 林積覈實情況後,如數送還珍珠。張客感激不已,拿出一半的珍珠酬謝林積,林積堅辭不受。 張客感恩不盡,將珠子一半於市販賣,賣得的銀子就幫林積建立一座生祠,報答還珠之恩。 後來,林積參加科考一舉登科,中進士後被授予循州判官。 一次,林積擔任一起「海盜案」的審判,上司爲了政績好向朝廷邀功,要林積對此案從重懲辦,並且許諾辦好此案後可以保舉升遷。林積不爲利益所動,堅持秉公執法,經過多方查證,認爲此案證據不足,便宣告五十八名受冤者無罪釋放。 林積的上司不久就被朝廷免職,林積後來位至三公,兩個兒子歷任顯宦。 (參考數據:《太上感應篇例證》、《尤溪縣誌.林積傳》)△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3/27/7062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