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找到"那把尺" 陳億青爲人打造幸福八音盒(圖)
 
黃採文
 
客制八音盒專賣店主人陳億青:「能帶給別人幸福,才是最幸福的!」

【人民報消息】「幸福」是什麼?是擁有令人稱羨的事業、婚姻,抑或追逐人生夢想?臺灣首創客制八音盒專賣店主人陳億青下了這樣的批註:「能帶給別人幸福,才是最幸福的!」 陳億青位於臺北市東區精華地段的八音盒專賣店,沒有裝設鐵門,玻璃窗內陳列各式各樣八音盒與德國木製娃娃,「即使在夜晚打烊後,經過我們店的人,都可以看到像德國一樣的櫥窗。我們就是要『給』別人有幸福的感覺。」陳億青說。 捨棄了優渥的租金收入,陳億青將店旁兩坪大的空間打造成小花園,攀爬着葡萄、海葡萄、麒麟花、黃蟬花、吊蘭……爲城市傳遞幸福。 送禮「送到心坎裏」 初次造訪,陳億青帶着笑意迎面而來,寒暄、聆聽,一如老友般。她一一探知來訪者送禮的緣由與目的、送禮對象的喜好,若發現客人並未具足誠心與用心,她會婉拒訂單,因爲她堅持,「『傳遞情感,表達心意』是我們的初衷,不然,買一個現成的禮物就好了。」 也因如此,她總能爲客人打造「送到心坎裏」的禮物。 十多年來,顧客間口耳相傳,小店的回客率達四成,每週至少三組港澳揹包客來訪,是許多臺灣名人、港臺明星的造訪之地。曾有位96歲的老奶奶爲第五代玄孫挑選生日禮物,致電臺北市民專線「1999」:「哪裏可以買到八音盒?」客服人員給她這裏的住址。 「這家店最值得去的,除了有好聽的八音盒外,就是認識老闆娘了。」一個客人如是說。 陳億青談吐直率、性格任俠,讓人感到自在與溫暖,還有股令人難以抗拒的魅力,「很多客人第一次見到我,就將家裏所有的事都告訴我。我也不知道什麼原因,就很是自然的……」 玩泥巴、抓魚的鄉下孩子 在臺中后里鄉間玩泥巴、抓魚、爬樹的時光裏成長,陳億青是典型的鄉下孩子,單純而愛玩。 就讀小學前兩年,她有段特殊的經歷:「跟在遊覽車司機的父親旁,每天出團載客,我跟着爸爸一起旅行,因爲我年紀小,每個遊客都對我很好,我被別人照顧得很自然,所以我也會很自然地照顧別人。」旅行開啓眼界,也提前鍛鍊面對人際關係所具備的膽識與應對,「那段日子,讓我此後對人沒有害怕與距離。」 陳億青個性變得熱情、外向,上了小學,也變得「雞婆」,是六年的「熱心公益獎」得主。「覺得什麼事情有一個正義的存在,發現有不正義的時候,會想要主持正義。」高中畢業後,她擺地攤賣衣服,雖然生意不差。但寄人籬下時日一久總得離開,心中立下志願,「有朝一日,我一定要開一家店。」 「我知道妳會成功」 八年後,陳億青在貨運業當行政人員,遭遇公司收編,被資遣。 中醫師好友建議她代理德國木偶,但她資金不足,邀中醫師合夥,不料,對方說:「我不是想從妳身上賺錢,我知道妳會成功,妳缺多少錢?把賬號給我!」 第二天,陳億青的賬戶裏多了一筆錢,加上僅有的存款,就此圓了開店的夢。一年後,陳億青還清了那義氣相挺的那筆錢。三年後,業績持續成長,但代理商年年不合理漲價,陳億青斷然結束合作關係。 伴隨而來的經營危機,讓陳億青不斷思考,腦中浮起小店開幕當天景象:「上了發條、樂音悠揚的八音盒,吸引所有客人目光。」她決定開一家八音盒專賣店,並另闢戰場,從臺中搬到臺北。 每個八音盒都有故事 這一創意,深受客人青睞,成功轉型下,業績逐年成長,幾年後擴點至亞洲知名連鎖書店,也與好友合夥另外開了家八音盒主題咖啡廳。 然而幾年下來,隨着客人的心情故事,性情俠義的陳億青竟也品嚐了人生的酸甜苦辣…… 「每一個八音盒背後,就是一個故事。」陳億青說。開店十多年來,陳億青是這些故事的見證人。她記得每一個故事、每一個細節,隨之喜悅、悲傷。發生在別人身上的歡樂,豐富了生活,而那些哀愁傷心的情事,即使生性樂觀開朗,有時也難以消化與釋懷。 這又如何能帶給人幸福呢? 找出每個人心中「那把尺」 一個偶然,陳億青閱讀了一本有關修煉的書,她明白了修煉可以讓自己平和、平靜。 「以前我站在自己的立場,我會想盡辦法達到客人的期許、想要的。」抱持俠義、正義感對待人事物,但終究不敵老天的安排與試煉,「我發現有些東西是有業力存在的,我又能怎麼幫他?」 「修煉後我才知道,每一件事情,其實都有一個標準,但那個標準不是以自己爲出發點。」她說,以往心中有一把唯一的尺,以此比照自己、衡量他人,現在的她領悟原來尺有大小、有長短,每個人擁有的、合適的都不同,於是,她不再陷在自己的標準裏,掙脫了他人的苦與愁,也找出幫助對方的方式,「我要找出對方的那把尺,用對方那把尺去選擇什麼樣尺度講話。」 漸漸地她變得不同了,率直依舊,卻多了一份智慧與細膩。「我覺得妳改變好多喔,妳現在比較柔軟啊,講的東西有內涵。」「聽妳講話很奇妙耶,會讓人很安心。」一位認識陳億青多年的客人對她說。 找到幸福傳遞幸福 每日清晨五點起床梳洗後,陳億青騎腳踏車到住家附近的小公園裏煉功,再趕赴開店。這是她自2013年以來的日常。 新的生活,體驗新的人生哲理,奉行新的人生守則。「以前會想很多,擔憂很多,想怎麼經營這家店,品牌要怎麼操作,期待員工的表現,對什麼都有期待。現在就是『好、好、做』!」陳億青鏗鏘有力、一字一字道出最後三個字。「只要你好好做,該你的就是你的啊。」心無旁騖、純粹的面對,廠商交貨延遲、客戶抱怨、員工管理還有高昂的店租,一切似乎變得簡單而單純。 「我不會再用利益、情去看待很多事情。所以現在的我,很幸福,我希望每個走進來的人都能夠感受幸福。」 一位到臺灣旅遊的馬來西亞揹包客說:「八天的行程,五天來這裏,安靜地聽你們與客人對話,是這趟旅遊最幸福的回憶。」 「能夠給別人幸福的人,才是最幸福的。因爲當你給別人幸福時,你的心是更踏實、更開心的。」找到「幸福之鑰」,陳億青打造的幸福角落,正每天上演着不同的溫馨故事……△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1/3/7021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