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世界首顆"鑽中之鑽" 有8億年曆史(圖)
 
在西伯利亞發現了一顆奇特的「鑽中鑽」鑽石——「套鑽」,據信已有8億多年的歷史。

【人民報消息】10月4日,在西伯利亞發現了一顆奇特的「鑽中鑽」鑽石——「套鑽」,據信已有8億多年的歷史。 這顆套鑽重僅0.62克拉,是人類有史以來發現的首顆此類鑽石。 藉着X光,可以清晰地看到,在大鑽的內部,嵌套着一顆小鑽,它甚至還可以自由地動來動去。專家估計,小鑽重約0.02克拉。 這顆稀世鑽石被命名爲「套娃」(Matryoshka)。之所以如此命名,是因爲它類似於傳統的俄羅斯套娃。 這顆稀世之鑽是在俄羅斯薩哈共和國(也稱爲雅庫特,Sakha Republic)的紐爾巴(Nyurba)鑽石礦被發現。鑽石專家們通過多種方法對其進行了研究,包括拉曼光譜(Raman)和紅外光譜法以及X射線顯微斷層掃描。 專家們發現,儘管這顆「鑽中鑽」結構複雜,但重量僅爲0.62克拉(0.124克),最大尺寸爲4.8×4.9×2.8毫米。內部空腔體積爲6立方毫米,內部晶體體積爲1.6立方毫米,估計重量爲0.02克拉(0.004克)。內鑽石呈板狀,尺寸爲1.9×2.1×0.6毫米。 擁有該礦的俄羅斯鑽石巨頭阿爾羅薩(Alrosa)表示,這顆鑽石可能已有8億多年的歷史,堪稱舉世無雙。 「據我們所知,全球鑽石開採史上還沒有遇到過這樣的鑽石。」阿爾羅薩發言人奧列格.科瓦爾丘克(Oleg Kovalchuk)告訴《西伯利亞時報》。 「這確實是大自然獨特的天工之作,特別是因爲大自然不喜歡(在它的作品中)留空當。」發言人解釋說,「通常,某些礦物質會被其它礦物質所取代,而不會留下空腔。」 根據研究結果,科學家對晶體的形成提出假設。按照他們的說法,內部鑽石「出生」在先,而外部鑽石則在其隨後的成長階段形成。(李言綜合)△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9/12/18/7014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