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見小利忘大義 虞國君王失國(圖)
 
劉曉
 
孔子在《論語》中提出「君子義以爲上」、「見利思義」的觀點,在孔子看來,如果要在義利之間做出選擇,那麼義大於利,道德追求高於利益。

【人民報消息】孔子在《論語》中提出「君子義以爲上」、「見利思義」的觀點。在孔子看來,如果要在義利之間做出選擇,那麼義大於利,道德追求高於利益。 公元前661年,正處於春秋時期,晉獻公發動大規模的戰爭,先後吞併不少弱小的諸侯國,其軍事力量和國土面積迅速發展。晉獻公爲了向中原地區發展,將目光投向鄰近的虞國、虢國這兩個國家上。 晉獻公準備先出兵滅了虢國,不過要想滅掉虢國,一定要經過虞國國土。晉國大夫荀息建議晉獻公將價值連城的美玉和寶馬送給虞國國君,以換得借道。 最初,晉獻公有點捨不得將自己的寶貝送給虞國國君,荀息說:「如果可以從虞國借道,那你的美玉寶馬不過是暫時存放在虞公那裏罷了。」 晉獻公還是有點不放心,尤其擔心虞國精明能幹的大夫宮之奇識破晉國的計謀。荀息回道:「宮之奇性格懦弱不能強諫,況且他從小在虞公身邊長大,虞公和他比較親近,即使強諫,虞公也不會聽。」 於是,晉獻公採納荀息的計策,派荀息出使虞國借道。虞公收到豐厚的禮物後,馬上同意借道。一向力主聯虢拒晉的大夫宮之奇勸他不要借道,因爲虞國與虢國是脣亡齒寒的關係,一旦借道,將來對虞國不利。但是虞國國君沒有聽從。 晉獻公遂拜裏克爲大將、荀息爲副將,率領兵車400乘、精兵兩萬人攻打虢國,佔領虢國的下陽(今山西省平陸縣北),之後晉兵又通過虞國回到晉國。 三年之後,晉獻公又一次向虞國借道伐虢。宮之奇勸諫道:「虞和虢是互爲表裏的關係,虢國亡了,虞國也將走向滅亡。絕不能爲晉國打開大門,不能縱容這種侵略別國的軍隊。借一次道,已經很過分了,怎麼可以還有第二次?俗話說的『輔車相依,脣亡齒寒』,說的不正是虞國和虢國嗎?」 虞公卻說:「晉國與我國同宗,怎麼會加害我呢?」 宮之奇說道:「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長子和次子,泰伯不聽從父命,因此不讓他繼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執掌國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勞,因功受封的典策還在主持盟會之官的手中,現在虢國都要滅掉,對虞國還有什麼愛呢?」接着他又列舉桓莊之族的遭遇來勸諫虞公。 但是虞公依舊不聽宮之奇的勸阻,還是借道給晉國。無奈的宮之奇遂帶着合家上下離開虞國。走之前他說道:「虞國過不了年終大祭了,這一次的假道之行過後,晉國就不用再出兵了。」後世由此有了「脣亡齒寒」這個成語。 果然,晉國軍隊借道虞國消滅虢國後,回身駐紮在虞國時又滅掉了虞國。 (參考數據:《左傳》)△ (有刪減)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9/12/6/7008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