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见小利忘大义 虞国君王失国(图)
 
刘晓
 
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的观点,在孔子看来,如果要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那么义大于利,道德追求高于利益。

【人民报消息】孔子在《论语》中提出「君子义以为上」、「见利思义」的观点。在孔子看来,如果要在义利之间做出选择,那么义大于利,道德追求高于利益。 公元前661年,正处于春秋时期,晋献公发动大规模的战争,先后吞并不少弱小的诸侯国,其军事力量和国土面积迅速发展。晋献公为了向中原地区发展,将目光投向邻近的虞国、虢国这两个国家上。 晋献公准备先出兵灭了虢国,不过要想灭掉虢国,一定要经过虞国国土。晋国大夫荀息建议晋献公将价值连城的美玉和宝马送给虞国国君,以换得借道。 最初,晋献公有点舍不得将自己的宝贝送给虞国国君,荀息说:「如果可以从虞国借道,那你的美玉宝马不过是暂时存放在虞公那里罢了。」 晋献公还是有点不放心,尤其担心虞国精明能干的大夫宫之奇识破晋国的计谋。荀息回道:「宫之奇性格懦弱不能强谏,况且他从小在虞公身边长大,虞公和他比较亲近,即使强谏,虞公也不会听。」 于是,晋献公采纳荀息的计策,派荀息出使虞国借道。虞公收到丰厚的礼物后,马上同意借道。一向力主联虢拒晋的大夫宫之奇劝他不要借道,因为虞国与虢国是唇亡齿寒的关系,一旦借道,将来对虞国不利。但是虞国国君没有听从。 晋献公遂拜里克为大将、荀息为副将,率领兵车400乘、精兵两万人攻打虢国,占领虢国的下阳(今山西省平陆县北),之后晋兵又通过虞国回到晋国。 三年之后,晋献公又一次向虞国借道伐虢。宫之奇劝谏道:「虞和虢是互为表里的关系,虢国亡了,虞国也将走向灭亡。绝不能为晋国打开大门,不能纵容这种侵略别国的军队。借一次道,已经很过分了,怎么可以还有第二次?俗话说的『辅车相依,唇亡齿寒』,说的不正是虞国和虢国吗?」 虞公却说:「晋国与我国同宗,怎么会加害我呢?」 宫之奇说道:「泰伯、虞仲是大王的长子和次子,泰伯不听从父命,因此不让他继承王位。虢仲、虢叔都是王季的第二代,是文王执掌国政的大臣,在王室中有功劳,因功受封的典策还在主持盟会之官的手中,现在虢国都要灭掉,对虞国还有什么爱呢?」接着他又列举桓庄之族的遭遇来劝谏虞公。 但是虞公依旧不听宫之奇的劝阻,还是借道给晋国。无奈的宫之奇遂带着合家上下离开虞国。走之前他说道:「虞国过不了年终大祭了,这一次的假道之行过后,晋国就不用再出兵了。」后世由此有了「唇亡齿寒」这个成语。 果然,晋国军队借道虞国消灭虢国后,回身驻扎在虞国时又灭掉了虞国。 (参考数据:《左传》)△ (有删减)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9/12/6/7008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