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交友須交張千載(圖)
 
孫書香
 
明 唐寅《山水人物冊.臨溪眺覽》。

【人民報消息】朋友發達時,不攀權附貴,朋友遭難時,盡心鼎力相助,張千載籍籍無名,卻忠義貫千載不絕。 張千載是南宋人,字毅甫,號一鶚,出生于吉州廬陵(今江西吉安富田鎮),與文天祥乃是同鄉好友,他們從小就在一起讀書,老師視他們爲「雙璧」。 文天祥二十歲時做了狀元,回家辦酒宴,張千載還是座上嘉賓。但兩個人命運不同,張千載一直是個舉人,文天祥顯達後,知道張千載非常有才華,曾多次推舉他出來作官,但張千載不願「攀龍附鳳」,多次堅辭不受,繼續在家鄉種田讀書。 公元1278年,文天祥抗元失敗,被俘後北上被押往大都。張千載聽說文天祥大難臨頭,變賣了所有家產,在文天祥的押解途中等他。 見了文天祥,張千載痛哭道:「我跟着您!」他跑去上下打點,請求一起去大都,以便照料文天祥。元軍統帥敬仰文天祥的忠義,就應允張千載跟隨。 一路上,張千載天天服侍被縛的文天祥,給他餵飯,幫他洗漱,就像一個忠心的僕人。 張千載從江南一直跟到大都,文天祥入大牢後,張千載便在附近租房住下來,每天給文天祥送飲食。文天祥在獄中寫的一些詩文,也由他帶出收藏保管。如此盡心盡力,張千載服侍文天祥三年多,直到文天祥臨刑。 張千載用木匣盛了文天祥的首級,將他的手稿書卷彙集在一起,揹着木匣和包袱,千里迢迢,將朋友送回廬陵老家歸葬。 後世爲紀念張千載,便將朋友間的至高情誼稱爲「生死交情,千載一鶚」。朋友發達時不攀附,朋友遭難時,盡心鼎力相助,這種生死之交,其忠義貫千載不絕,所以就有了「交友須交張千載」這句話。 (參考數據:李贄《焚書》、《橫塘張氏譜》)△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1/13/7028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