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苟瑞傳奇:奇遇聖母 藩王問道 三拒嘉靖(圖)
 
宋寶藍
 
明朝嘉靖年間,少女苟瑞在山中遇到一位老母,吃下了一根奇草,開啓了傳奇的一生。

【人民報消息】明朝嘉靖年間,少女苟瑞在山中遇到一位老母,吃下了一根奇草,開啓了傳奇的一生。明世宗嘉靖皇帝三次派人相請,最後一次,她預示了不久帝崩。明朝藩王與王妃以禮相待,爲其建閣修祠。官員長途跋涉,向她請益。她未卜先知,每言奇中,在大明朝野留下聞世傳奇。 苟瑞,又名正覺,世人稱其爲仙姑。苟家世代居住在觀國山之麓。苟瑞出生時,家中籠罩着一片紅光,同時出現赤芝的祥瑞景象。當她稍長大後,素日端莊靜默。村裏的人見了她,都不由得肅然起敬。 山中奇遇 老母授奇草 嘉靖庚子年(公元1540年),苟瑞還是天真的少女,有一次登山採擷野菜,遇到一位老母,讓她吃下一根奇草,味道非常甘美。老母對她說:「以後可不會飢餓了。」話音剛落,老母就不見了。後來苟瑞曾說自己當時遇到的是聖母。 回到家後,她好像病了一樣。於是苟父請來道士,準備爲她禳災。此時苟瑞忽然起身,與道士大談道法。消息傳開後,遠近的百姓都來探望她。有一次座中有位儒者,苟瑞就與對方談論經史,人們更覺訝異。 自從苟瑞吃下奇草之後,幾乎不食人間煙火,只吃些梨子、栗子,渴了就喝山澗的水,她居住在觀國山赤霞洞潛心修煉。當她得道後,不僅冰雪睿智,各方面學問都明白,能知曉過去一萬年,未來三千年之事,她預言的事都非常準確。後來事蹟越傳越廣,以致官紳名流、當朝帝王遣使接踵而至。 藩王問道 以禮相待 當時,常德(古稱武陵)的榮王、澧州的華陽王(朱宣墡)都敬神慕道,聽說苟瑞的事蹟後,特意爲她修建了一座玉皇閣,並塑造聖母像,華陽王妃也建造聖母祠。華陽王派老宮女去侍奉她。 華陽溫懿王朱宣墡爲世子時,曾說「先王(華陽莊靖王朱承爝)以境有至人,當禮之」,曾三次派去使者人叩迎苟瑞。苟瑞感念華陽王與王妃心地摯誠,於是下山前往澧州華陽王府。朱宣墡竭誠問道,苟瑞對他說:「忠君孝親,道之本也;修身齊家,道之常也;清心寡慾,道之基也。」 常德的榮恭王朱載瑾「青府久虛」,一直沒有王儲,太妃很憂心,於是派人叩請苟瑞。苟瑞說:「乙卯當生賢世主。」後來王府果然添了一位王子,即後來的榮定王朱翊鉁。榮恭王太妃病重時,王府派人去請苟瑞診治,苟瑞僅用了幾味藥就醫好太妃的病,十分神奇。 三拒嘉靖帝 微示帝崩之兆 明世宗朱厚熜也曾三次派人去請苟瑞入京。第一次派禮部尚書顧可學,修書邀請遭拒。第二次派順天府巡撫王大任駐襄陽指派專使傳達御旨。王大任向澧州、石門連發兩道公文,請苟瑞入京,再次被拒。第三次,王大任親臨澧州,苟瑞下山去澧州府見他,婉言辭謝,「公代天宣化,何不薦賢而薦女流?」當時她還「微示以攀髯之兆」,「攀髯」爲哀悼皇帝去世的意思,暗示明世宗不久將會駕崩。回山之前,她留下一首詩《答朝使》,詩文曰: 「辟穀修行數十年,蒲團坐破自悠然。慄芝和葉連根煮,枕石棲霞帶景竄。兩幅布袍身上掛,一輪明月枝頭懸。賢侯若問真消息,太極圖中一個圈。」 次年,明世宗駕崩,苟瑞終是沒有前往京城。 勸人向善 勿要作惡 苟瑞未卜先知,談起福禍之事,事後常常應驗。所以來見她的人絡繹不絕。很多人向她施米,由於實在太多,沒有地方可貯藏,她或是送給僧人,或任由貧者自行裝走。但隔天,裝米的地方又盈滿了糧米。 苟瑞與客人談話,一席話能使客人茅塞頓開,心中明朗,所以人們都是喜悅地離去。但是時日一久,苟瑞厭倦了喧囂吵雜,或許天機不可泄漏吧,忽然一天她不再說話了。只是日夜閉關誦詠,人們也難以見到她。所以後來,來者漸漸地減少了。 後來當有人向她頂禮,非要見她一面時,苟瑞也會接待對方,但所說的都是一些隱語,絕對不談福禍之事。所談內容,也是勸人向善,勿要作惡,或令人冥心思過、懺悔,令人真心實意地行善積德,以此助人獲得解脫。 只重官運 兩位官員的悲劇 有一位丁太學將要到吏部應選,於是去問苟瑞前程。起初苟瑞沒有回答他。丁太學強迫她指點迷津,她說:「不必問我,你家堂上父母年事已高,爲了盡孝道即使是仕途都可拋棄,何況利益這種小事?」 丁太學在吏部應選結束後,領着郡裏幕僚去赴任。這時他聽到家裏傳來的訃告,卻隱瞞消息,還買了艘船趕去赴任。然而船行不到數里,忽然颳起一陣大風掀翻了船,丁太學一家六口全都葬身魚腹。 另一位官員易明經到某縣任縣令,他的母親去世了,他卻謊稱是妻子的母親去世了,將棺柩放在寺中不守孝,照常當官處理政務。他曾在家鄉侍奉過苟瑞,於是寫了一封信向她詢問前程。苟瑞也沒有回覆他。不久之後,易明經在大樹下乘涼,樹上有毒蛇爬下來盤住他的脖子,將其咬死了。 後來苟瑞常舉這個例子勸人不要作惡、追名逐利,勸人行善。 苟瑞在赤霞洞修煉,她活了近百歲,後來作了一首《飛昇詩》成仙而去,曰:「我去之日,我來之年。舉手相謝,白鶴翩翩。」(另傳《飛昇詩》雲:「我來之日,白雪飛飛,我去之時,白鶴翩翩。」) (參考數據:《澧紀》、《耳談》、《澧遊記》、《觀國山記》)△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1/10/7025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