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中共的人道援助
 
作者:百志
 
2005年1月2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南亞天災,各國援助的款項已達二十億美元。其中,美國佔了三點五億,日本更是「超英趕美」以五億美元的援助款成爲第一名。

其實,人道援助款只是物質的層面。更重要的是那「天涯若比鄰」的人道心腸,絕非區區款項所能表達於萬一的。各國的官方援助之外,來自民間的援助更是驚人。

例如,加拿大人發揮樂善好施的傳統,來自民間的賑災捐款突破四千萬加元的官方援助金額,創造加拿大歷史上民間捐款賑災的新紀錄。

據中央社報導,加拿大紅十字會已經收到至少一千四百萬元私人和小型企業的捐款。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加拿大分會也在同一時段內收到超過一千五百萬元私人捐款。

再看臺灣,臺灣最大的慈善團體慈濟基金會也發起全球募款、募心的行動。據報導,慈濟預計動員五十萬人,透過各種管道招募資源,在海內外爲災民募款,並投入災區援助活動。佛光山也啓動了急難救助機制,動員各國佛光信徒投入賑災工作,進入災區救援與心靈輔慰工作。

做爲「和平崛起」的大國,中共治下的十大富豪似乎對賑災興趣缺缺。正當外界目光集中在中國的救援行動時,中共也來捐個五億。這五億是人民幣,不是美金。

據新華網北京12月31日電,官方的說詞是:「我們雖然還不富有,但人家有難,我們就有一份關愛,一份惻隱。」

筆者想說的不是官方捐款,而是民間的善心與善行。

筆者隨便打個關鍵字,便發現了一則新聞:新華網陝西頻道12月10日的「慈善捐助,富豪緣何缺位」。該報導以11月28日奪走了166名礦工的生命的陳家山礦難爲例,記者說:「捐款捐物表上卻見不到民營富豪的姓名。」

這項報導中說:「一份慈善公益組織的調查顯示,國內工商註冊登記的企業超過1000萬家,有過捐贈紀錄的不超過10萬家,即99%的企業從來沒有參與過捐贈。也就是說,中國只有1%的企業曾經參與捐贈。」。西安市兒童福利院一位負責人說:「在歷年來接受的捐助中,幾乎沒有企業家個人的大額捐助。」

該報導中還披露了企業家的心聲。「連續三年入選福布斯富豪排行榜的河北民營企業家楊卓舒在接受記者採訪時道出了心裏話:『走正道的企業家們積累財富非常艱辛,他們不願捐獻很正常。在這樣的機制下,慈善行爲只能是畸形的,很難產生大慈善家。』」

記者寫到:「對於中國社會的潛規則,他有清醒認識,『在中國辦企業,想安全你就不能太乾淨;想徹底地安全,又不能太不乾淨』。」

筆者認爲,就好像明朝江南豪富沈萬山,不小心捐太多,就會引來其他的的妒忌與「皇上」的戒心。是以即使有錢也不可聲張!因此,富豪怕捐款和中國的官商勾結文化有密切的相關。

這篇報導裏提到中國富豪捐款的幾個誤區。例如:一位袁姓企業家說:「我認爲,只要我守法經營,給社會創造財富,增加就業機會,這就是最大的慈善。」在歐洲工作生活過的鄭先生說:「目前我國的慈善捐贈之所以力度有欠,根源在於制度不健全,尤其是減稅方面」;「在歐洲發達國家,企業家捐贈公益、慈善事業可以得到相應的稅收減免。」

然而,天災當前,死難者無數,自己坐擁財富,還等着說「沒有減稅」、「我守法經營就是最大的慈善」。這還是慈善嗎?古時,地方發生天災,有錢人會主動開糧賑災。現在的中國企業家已經沒有這份心思了!

話再說回來,這次中共的人道援助主要是官方的。民間企業對國內礦災尚如此小氣(都是窮人發善心捐給更窮的人),那麼還會顧及到遠在幾千公里外的南國嗎?

事實上,大陸歷次的天災,頗受國外慈善團體的捐助。以臺灣爲例,慈濟就慈善了不少大陸的災民。也就是,中國本身還有許多災民被中共放着不管,呼籲國際幫助中共解決國內的災民問題。

然而,中國的災民,中共自己不救,卻有心思去搞什麼金盾、神舟、買武器的。要欺負人的時候,就擺出大國的樣子;要錢的時候,就說自己還有災民若干;要他捐錢的時候,它就裝出一副「我們並不富有」的樣子!

這就是中共的人道面具!

筆者認爲,從這次天災來看,中共捐錢是買個面子。正如新華社說的:他的確「還不富有」。但人家有難,他們未必就有「一份關愛,一分惻隱」。怎麼說呢?看看國內的災民、上訪羣衆、受迫害的法輪功,中共的關愛、惻隱到哪裏去了呢?所謂「苛政猛於虎」它們的暴政制造出不少災民,正等着人家去救!中共什麼時候才會明白,它本身的存在就是一害,其禍更甚於天災?

中國是不富有,但是貪官污吏卻很富有。沒有民主國家的國會、議會把關。中共貪官拼命坑國家的錢,然後把錢存在國外買地產。

這時你要國內的富豪捐款,他幹嗎?

所以,中共五億人民幣的援助不是什麼人道援助,那是國際形象的廣告宣傳費。宣傳費的錢是誰出的?還是老百姓!還是承受了天災卻等不到捐款的百姓!

因此,南亞諸國僅可笑納這筆款項,卻不可以爲是中共發什麼善心去賑災。那五億人民幣是中國百姓的錢。這筆錢給了南亞受難國,真可說是雪中送炭啊!

 
分享:
 
人氣:15,724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