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返回  電子報 简体版
 
北京因應臺海局勢的真正難題
 
作者:龔平
【人民報消息】臺灣大選很快就要在轟轟烈烈中開場,各方普遍關注的焦點是藍綠的勝負,臺海危機爆發的可能。但從依筆者看來,北京的真正難題並不是前兩個問題,而是如何因應面對臺灣日益勃興與成熟的民主問題。民主本來對現代社會不應該構成問題,但對北京現行體制而言,卻構成了真正的難題與挑戰。
  
從一箇中立的立場來判斷、從一個長遠的角度來看,藍綠的最後勝負對臺海局勢對於北京來說並不像外界想像的那麼重要。爲甚麼這麼說呢?因爲在一個民主社會里,選票是一切行爲的指南,爲了選舉獲勝,選舉的最後結果將偏向於比較中間的立場,這是各種利益、各種聲音綜合平衡的結果。而在競爭最激烈,選情差距最小的時候,即使是社會最微弱團體的意見,競選者也需要給予一定程度、某種方式的考量與照顧,以期最大限度地爭取可能的選票。目前藍綠選情空前接近,兩黨候選人已經走向了街巷爭奪戰,正符合這一特徵。因此,任何一方都不大可能走向極端立場。
  
此外,在激烈的競爭中,爲了吸走對手的資源與選票,雙方的立場將會趨近,甚至互相仿照。這在商場與政壇都是普遍現象。因此,藍軍會凸顯本土化的一面,而綠軍會在更大程度上消除選民對其可能的極端立場的顧慮。
  
因此,對北京來說,這時候的介入並不明智。這次北京對大選的懷柔低調,說明對形勢的判斷比較清楚,做法更加明智,大概跟胡溫等開明派的得勢有關。
  
由此一來,北京既面對機會,但也面臨更大的問題。稱其爲機會,是因爲從理性角度來看,兩岸走向更激烈的對抗,甚至動武,對雙方都沒有好處。北京上層,除了軍方,其實很清楚這一點,並不願意動武,上次大選其實就是已經說明這一點,這次表現更明顯。由於綠軍立場趨緩,即使它勝選,也會表現出這個特點,不太可能把北京逼向底線,因而北京還會有很大的騰挪空間。但反過來講,北京又難以對藍軍有過高的期望,尤其在藍綠兩方接近時,藍軍的本土化表現已經增強。即使他們贏得大選,也不太可能會按中共的想法去行事。因此,北京仍然面對棘手的問題。
  
更重要的是,臺灣社會已經整體走向了新的嬗變。這次藍綠兩黨選前造勢,竟然動員高達500萬的人羣,1/4的人口,其熱情之高漲,動員能力之強,充分說明了臺灣民主化的廣度與深度。這種狀況,相信也會在比較短時間內也導致相關制度,民衆思維意識的轉變(至於民主成熟完善的問題,暫不在此贅言)。再發展下去,臺灣社會將很難有某個權威、或者某個政黨能夠輕易說了算。臺灣社會政黨的生存與發展,將與他們的政績、智慧直接掛鉤。任何政黨必須、也必然會更加照顧到民間各種聲音,尤其是本土的聲音。因此,北京對立場一貫相對溫和的藍軍的期待其實並不現實。
  
臺灣社會的嬗變,民主的發展,民衆民主意識的高漲,民主制度的完善,從一方面來說,顯然對北京的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果北京要求統一,就必須有能夠讓更多的臺灣人更願意接受的方案。最大的一個問題,無疑是臺灣民衆普遍對大陸專制體制的恐懼與反感。北京也許會勸說臺灣,表明自己已經更民主,而且還會更民主。但是中共設下的種種禁區、底線,對民間的普遍打壓,顯然無法說服真正體驗過民主與自由的臺灣民衆。因此,真正贏得臺灣民衆的心,必須是真正實質意義的改變。中國古話講不戰而屈人之兵,就是王者要改善自己,真正讓別人從內心上尊敬與佩服自己,這是真正的強者之道。而目前,中共高層是否願意,開明派是否有能力、有勇氣啓動這一變革,顯然很成疑問;更準確地說,在江澤民鬆手放權之前,可能性幾乎爲零。
  
從另一方面講,臺灣民主的勃興,使得中共即使能夠收回臺灣,不管以任何方式,就目前的狀況看來,都只是得到一隻燙手的山芋。它遠比港澳有自主傾向與發聲意識,更不像大陸那麼聽話,中共無法再按慣常大陸的治理方式來管理它。它如果「越軌」,或繼續提出民主訴求的話,北京又怎麼管理這2千萬人呢?香港23條還沒立就有50萬人上街,何況這些真正享受過直選數量更大的人羣呢?如果考慮到所有種種複雜因素,北京是否還那麼急於不惜高昂代價馬上拿下不那麼聽話的臺灣,值得懷疑。
  
因此,兩岸問題要尋求更好的解決辦法,恐怕還需要等待時間與智慧。就目前而言,默認臺灣現行體制的持續運作,很大可能是北京從現實角度出發唯一的選擇,也是對雙方而言最好的解決辦法。至於問題最終能以何種方式解決,更大程度上將取決於大陸是否能夠反省自身,更好地保護人權,走向民主,即使模式可能有所不同。從這個角度上說,對兩岸關係的考驗,對兩岸高層領導人的考驗,臺灣大選過後才是真正的開始。

——轉自《觀察》
分享到: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讀者留言反饋:



讀者留言
 
歡迎您的留言反饋。
 
 
快訊:臺灣大選揭曉 陳水扁連任 (圖) 2004/3/20 (14,571次)
奇怪!中共要一致對外 臺灣端起了槍(多圖) 2004/3/20 (16,018次)
臺灣完全堵住了北京的「統一」談判 2004/3/20 (15,562次)
大選結果考驗臺灣民主 2004/3/20 (13,098次)
旅美作家曹長青表示:不排除中國派殺手 2004/3/20 (14,182次)
陳呂遇刺 中共成第一懷疑對象 網上風傳內部消息 (圖) 2004/3/20 (16,850次)
一張驚駭世界的證據!臺灣暗殺總統事件基本破案(圖) 2004/3/19 (30,646次)
中國低調報道陳水扁遇刺 (圖) 2004/3/19 (14,438次)
正副總統候選人遇刺 臺灣實施「重點戒備」至21日8點 (圖) 2004/3/19 (13,472次)
一張驚駭世界的證據!臺灣暗殺總統事件基本破案(圖) 2004/3/19 (30,646次)
中共真沒面子!福建販毒集團被美國入境破獲(多圖) 2004/3/18 (38,857次)
中紀委和曾慶紅賀國強打起來了!站遠點兒,別往裏攙和(圖) 2004/3/17 (44,971次)
號外!李肇星的這一舉動將改變臺灣選情(多圖) 2004/3/16 (24,855次)
中紀委發話!這活動已經引發社會政局騷亂(圖) 2004/3/16 (20,507次)
李柱銘給香港人掙足面子!江澤民吃癟子的兩件糗事(圖) 2004/3/16 (28,169次)
臺灣這種新聞讓江澤民費盡心思也要「一國兩制」(圖) 2004/3/15 (17,227次)
一箇中共用來自殺的新方式已經運用嫺熟(多圖) 2004/3/15 (17,081次)
壞人作惡爲何不見惡報 2004/3/15 (16,958次)

胡溫很危險!美聯社這張照片很說明問題 (圖) 2004/3/14 (28,863次)
被宋祖英打出中南海 李瑞英兩會大出風頭(多圖) 2004/3/13 (69,235次)
救救廣州!不能讓它變成一座沉默的死城(多圖) 2004/3/13 (23,967次)
中國人哪,看來這問題咱自己政府還真解決不了(多圖) 2004/3/12 (19,925次)
兩會強姦民意!沙塵暴突襲京城 大風掀房砸死兩人(多圖) 2004/3/11 (29,260次)
一針見血!新華網這文章說江澤民是人民的敗類(多圖) 2004/3/10 (39,041次)
蔣彥永上封網「關鍵詞」黑名單 吳階平三喊挺胡兩會炮聲隆隆(多圖) 2004/3/9 (36,253次)
代表們,兩會的這張圖片會堵住你的嘴嗎?(多圖) 2004/3/9 (24,352次)
國際歌不能再唱!鼓動性極強的國歌即將入憲(多圖) 2004/3/8 (24,171次)
我永遠難忘!連孩子都如此 更不要說大人 2004/3/8 (26,589次)
戳到江澤民劉淇!天津市長戴相龍新華網透露玄機(圖) 2004/3/8 (37,388次)
香港問題成焦點!鄧小平被暗殺檔案的曝光原因(多圖) 2004/3/7 (42,731次)
增長軍費爲對付老軍頭 溫家寶兩會面露苦澀(圖) 2004/3/6 (31,017次)
胡溫,兩會應該把這作爲重要議題討論一下(多圖) 2004/3/5 (18,164次)
新華網今天真急了!衆將軍鋼鐵長城保衛宋祖英(組圖) 2004/3/5 (37,775次)
新華網不敢報導這個細節 宋祖英大照片已立即拿下(多圖) 2004/3/4 (37,039次)
絕了!《求是》老總捧江澤民太高 自己先摔了下來(圖) 2004/3/4 (30,529次)
「加勒比海」的這條新聞牽動着江澤民的神經(圖) 2004/3/4 (24,409次)
江前胡後步入政協會場 宋祖英大照片冠壓羣雄(多圖) 2004/3/3 (37,847次)
陳至立講話闖到了新高度 網友的評論爲她養顏(圖) 2004/3/3 (26,545次)
誰指使的?新華網這篇報導和元老軍頭對着幹(圖) 2004/3/2 (25,594次)
第十四號主席令和傳聞對不上號 薄熙來踢出遼寧省沒進北京市(圖) 2004/3/1 (27,970次)
新華網今天的漫畫集拿曾培炎開涮(圖) 2004/3/1 (20,042次)
新華網用這樣的題目敲江澤民腦殼(圖) 2004/2/29 (19,568次)
死刑宣判大快人心 邪教頭目江氏的應得下場 (多圖) 2004/2/29 (27,395次)
新華網不是故意的!江主席這張照片您得拿着放大鏡看(圖) 2004/2/28 (36,671次)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