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改变历史 苏联解体13周年回顾 (图)
 
2004年12月23日发表
 
【人民报消息】



1991年8月19日,叶尔钦在莫斯科向民众呼吁举行
全国总罢工和大规模示威,对苏共强硬派政变予以回击。

(大纪元记者王珍综合报导)13年前的圣诞节是苏联解体的日子,那天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正式辞职。同年最后一天(1991年12月31日),镳刀斧头旗在克里姆林宫降下,宣布这个超级共产帝国寿终正寝,叶利钦成为俄国70多年来第一位非共产党总统。

* 三天改变历史
  
1989年东欧各国民主浪涛风起云涌,共产党国家纷纷瓦解:11月9日柏林墙倒塌;11月17日捷克“丝绒革命”,以和平方式推翻捷克共产政权;12月25日,罗马尼亚共产独裁者齐奥塞思库被人民赶下台并判死刑。此时,共产帝国苏联也是危机四伏,摇摇欲坠。
  
1991年8月19日,一个由苏联共产党强硬派组成的“紧急委员会”发动政变,软禁了当时主张改革的苏共总书记戈尔巴乔夫,并将坦克与军车开进莫斯科市中心,包围了莫斯科市政府与俄罗斯议会大厦。
  
政变者宣布,戈尔巴乔夫的改革政策“已经走进了死胡同”,呼吁“恢复苏联的骄傲和荣誉。”
  
在巨大危机时刻,叶尔钦通过广播向民众发表演说,呼吁举行全国总罢工和大规模示威,对政变予以回击。随后数十万苏联人民加入抗议的行列,上街示威与军队对恃。
  
叶利钦向苏军士兵喊话:“你们已经向苏联人民发过誓,你们不能调转枪口对准人民。”在强大的民意面前,在人民的欢呼声中,坦克掉转了炮口,撤出了莫斯科。
  
强硬派的政变三天后破产,并永远改变了苏联的历史!叶利钦成为了国家英雄,他要求搁置共产主义者在俄罗斯的所有活动。几天后(1991年8月24日),戈尔巴乔夫辞去了苏共总书记职务,并解散了中央委员会。
  
1991年12月21日,原苏联的10多个加盟共和国代表开会,决定成立“独立国家联合体”。圣诞节那天,这个自1917年靠暴力夺取政权的苏维埃联邦正式瓦解。叶利钦成为俄国七十多年来第一位非共产党总统。

* 阵痛和长治久安
  
由于俄罗斯摒弃共产党不是暴力强制,而是民意的反映。因此,即使在1991到1998年连续7年的经济衰退时期,俄罗斯人民也没有用选票选择回头路。
  
俄罗斯已于1991年、1996年、2000年和2004年举行了四次总统选举,俄国共产党是不断溃退,到2004年大选中,普京获得71.31%的选票,而俄共推举的候选人哈里托诺夫只获得14.7%的选票。
  
俄罗斯开始走上民主法治的轨道,人民拥有了真正的公民权力和尊严。
  
1990年10月,俄罗斯公布的《全民公决法》规定,就国家最重大问题进行的全民公决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不需要任何批准,政府必须遵守执行。全民公决解决了国家重大变革的合法性问题。
  
1991年3月17日,俄罗斯举行全民公决通过实行总统制;1993年12月12日,举行全民公决,通过了俄独立后的第一部新宪法。宪法的权威得到尊重,各派政治力量在宪法框架下参与政治,整个社会朝着文明、法治的方向发展。
  
苏联解体之后,俄罗斯媒体不断揭露苏共在历次运动清洗中杀害上千万无辜者的行为,曾一直被掩盖的真相终于大白。摆脱了共产党70多年的专制统治,俄罗斯一直在努力蜕去“共产主义”烙印,今年列宁诞辰134周年,俄罗斯杜马议会自民党领袖再次要求将列宁遗体从莫斯科红场迁走,以便将苏联共产党在历史上制造的运动清洗、血流成河的那一页翻过去。
  
在经济上,俄罗斯经历了历史剧变中的阵痛。经过艰辛的转型和经济改革,迄今,俄罗斯经济已经连续5年保持稳步增长,1999年,俄罗斯GDP增长32.%,2000年增长8.3%,2001年增长5.0%,2002年增长4.2%,2003年增长7.3%,GDP总值达到13.3万多亿卢布,人均3200美元,失业率从2000年的两位数下降到6%。
  
另外,正在向市场经济过渡转型的其它前共产党国家,连续4年来经济平均增长率都超过了世界其他地区。去年中欧、东欧的前共产党国家以及独联体国家的平均经济增长率为5.6%。

* 中国人民面临选择
  
从1989年东欧共产党国家发生的巨变到苏联解体,约百年的共产主义运动最终被人们抛弃。实践证明,凡是共产党统治的国家,多与贫困、独裁、暴力联系在一起。现在全世界只有中国、北韩、越南、古巴等屈指可数的国家仍然维持共产统治。
  
由于自身的堕落腐败和国际共产阵营完全解体、以及网络的发展打破了专制政权对真相的封锁,现在的中共面临前所未有的统治危机,“亡党”论越来越接近现实。最近大纪元系列评论《九评共产党》被认为是对中国共产党的“盖棺定论”,《九评》已经在社会各界、特别在华人社会产生巨大影响,中国人民不可避免的正面临历史性的选择。



 
分享:
 
人气:17,336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打赏。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人民报网站服务条款
 
反馈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