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高校已成爲新的腐敗重災區
 
【人民報消息】中新網北京8月31日消息:最近出版的中國《新聞週刊》報道說,高校已經成爲新的腐敗重災區。

  這份由中國新聞社主辦的雜誌說,2001年8月2日,當「無期徒刑」的宣判結果,由北京市第二中級人民法院的法官莊重作出後,高小棟的表情並沒有人們預想中的那種悲慼。貪污公款97.2萬元,索取賄賂50.5萬元,挪用公款100萬元,這樣的黑色數據,提前把這位原對外經貿大學基建處處長推進人生的黃昏。

  就在高被宣判的同時,南京、大連、廣州等地又接連傳來一批高校「貴族」倒下的消息。檢察機關將他們提起公訴的案由都是:涉嫌貪污受賄。

  上海市徐彙區檢察院院長吳新田等檢察官認爲,近年來,發生在象牙塔內的腐敗案件呈上升趨勢,數量之多,金額之巨,情節之惡劣,涉案人員職務級別之高,都是過去所沒有的。

  《新聞週刊》援引權威人士的分析說,高校腐敗的發生和蔓延經歷了三個階段:90年代初期的萌芽;90年代中期的發展;90年代末的大面積爆發。

  1990年之後的10年,北京市海淀區內32所院校中,一半染上了腐敗病毒。24起案件26人被檢察機關提起公訴。這樣的紀錄,被陝西省高校一年刷新。21世紀的第一個年頭,陝西省查辦的高校腐敗案件36起61人,其中處級幹部22人。一位教育界人士在分析高校腐敗時指出,黨政幹部是腐敗主力軍。「在學校基礎設施建設、教學用具購置以及學生入學等方面,他們手中掌握著的權力使得他們有條件去做交易,搞暗箱操作。而普通的專職教師則沒有這樣的腐敗機會。」

  綜觀高校腐敗系列案件,這個結論是站得住腳的。去年8月,重慶市沙坪壩區檢察院一連查處了4起高校工作人員貪污、受賄、挪用公款案,涉案人員全部是高校行政管理幹部。有關人士分析認爲,隨著市場經濟的確立,高校辦學經費來源已從過去的單一財政撥款轉化爲多渠道、多方位的籌資,爲腐敗提供了機會。而高校內的財務制度並沒有隨之建立起健全、有效的管理機制,又使得腐敗行爲難以被發現,腐敗的機會成本大大地降低,這是高校中職務犯罪不斷攀升的根本原因。

  不久前驚曝的陝西經貿學院腐敗案,是陝西省教育系統建國以來最大的團伙經濟案件,涉案人員中處級幹部11人,科級幹部12人。檢察機關發現,只要堅持每日對賬,每月核賬這些基本的財務制度,一些人的職務犯罪就能輕易被避免。

  或許因爲陝西高校是腐敗案件的高發區,教育部直屬高校案件檢查工作研討會於2001年4月中旬在西安召開。值得注意的是,參加這次會議的,除了教育部紀檢、監察局的高級官員外,還有浙江大學、上海交通大學等26所高校紀委書記、監察處長共41名代表。

  據悉,二、三十所大學的紀委書記一起研討高校腐敗案件的會議,並不多見。外界猜測,一場高校「反腐風暴」即將颳起。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8/31/1550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