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精神的太陽只准產生一種色彩:獨裁的色彩
 
沈淦
 
【人民報消息】大概有一個月了吧,我再也沒能進入《第三隻眼》──我最喜愛的網頁之一。

記得那上面有一句欄目警語:「在很多時候,睜開眼睛就意味着痛苦。」記得那兒有《靜觀者思》,有《網言無界》,有《百姓紀事》。記得我們一班網友曾在那兒暢談「申奧」,討論「高薪養廉」,抒發對農民過重負擔的感慨,爭論造成13億人口的巨大壓力該由誰來負責;我們曾聽楚風先生回憶其成長的過程,更爲瀟瀏女士對上個世紀的平淡質樸的描述而感染。我個人則與臣學冬先生、志林先生爲某個問題而進行過激烈的爭論,還有曼陀鈴、京東山人等等,雖未謀面,卻彷彿一個個呼之欲出……

然而突然有一天,《第三隻眼》上不去了!從網頁顯示來看,是因爲有「嚴重錯誤」,「你的請求被禁止」了。畫面上只留下一張哭泣的面孔。旁邊是兩行類似於調侃的大字:「哦!?出錯了……」好在再往右還有兩行對「出錯信息」的解釋:「該欄目正在進行技術升級;我們正儘快進行處理,同時對您造成的不便表示抱歉!」

哦,原來是這樣。在我的想像中,「技術升級」是要不了多少時間的。於是,幾天之後再上去試試。哪知一個月過去了,也不知試了多少回,仍然是那個哭泣的面孔,仍然是那不痛不癢的「抱歉」!爲什麼,爲什麼?是不是《第三隻眼》的言辭過於尖銳,過於偏激,觸怒了某些手握實權的人物?是不是國人本來就不該有那冷靜觀察的《第三隻眼》?或者你即使冷靜觀察了,也只能藏在心中「腹誹」,而不能形成文字、示之於人?於是,我又由《第三隻眼》而想起了《中國報導》。

《希網網絡》的《中國報導週刊》也是我最喜愛的網頁之一。名義上是「週刊」,實際上有時候每天都有,有時候兩、三天、三、四天出一期。然而在春節之前,忽然整個星期見不到它的蹤影了。終於,2001年1月11日,第152期《中國報導週刊》又和大家見面了。原諒我當一回「文抄公」吧,因爲那一期的《篇首寄語》實在太好了:

「經過一番波折,《中國報導週刊》終於重新開放了。另外,經過編輯們的努力,《中國報導》的網頁(http://www.mlcool.com)也正式開通了,按20大類收錄了150期的共721篇文章。希望我們大家能共同愛護、珍惜我們這一片小小的天地。」

「我們一直沒有放棄」

「每一次傾聽的聲音,每一雙握過的手,每一條走過的街道,每一座凝望的村莊,都沒有忘記,都留在心裏。」

「每一聲呼喊都有回應,每一次關注都讓我們感動,每一種鞭策都是力量。」

「也許我們的聲音有些喑啞,所以你不曾聽見,也許我們的背膀有些痠疼,而你正需要扶持,那麼請你也張開口,因爲你的聲音就是我們的聲音,請你也伸出手,因爲你的力量就是我們的力量。」

  「每一次擊響鍵盤,每一次端起相機,我們都和你在一起。」

  「因爲你的善良,我們一直沒有放棄。」

  「因爲你的堅韌,我們一直沒有放棄。」

  「因爲你的痛苦,我們一直沒有放棄。」

  「因爲你的希望,我們一直沒有放棄。」

  「因爲生命像鮮花一樣美好,愛像陽光一樣動人,因爲真實像岩石一樣堅固,良知像野草一樣勁生,我們一直沒有放棄。」

「一年就這樣過去了,一個世紀就這樣過去了。如果未來,我們還能回答一直沒有放棄,那麼現在,就請你和我們一起努力。明天就是新世紀。」

噢,朋友,我不知道您讀了這段文字有什麼感想,而我的腦海中只有兩個字:「希望」。而且,我還想悄悄地告訴您:我那不爭氣的眼眶,竟然有點溼潤了。您瞧,最新的、今天的《中國報導週刊》(2001年4月5日第183期)又到了。內容我還沒看,標題中就有這麼一篇《就中美撞機事件的不同看法》。

今天,《第三隻眼》沈默的時間已經遠遠超過了《中國報導》。它當真是在進行那艱難的「技術升級」、還是也碰到了「波折」,不得而知;它「升級」成功或衝破「波折」後,會不會換藥不換湯,被閹割了靈魂,也不得而知。然而,如果它確實碰到了「波折」,作爲它的老讀者與老作者,我倒不能不說幾句。

掌握《網易──第三隻眼》之命運的人啊,你難道不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嗎?與其堵塞,何如疏導?俗話說「防民之口,甚於防川」。周厲王箝制言論,弄得道路以目。結果怎麼樣?國人一暴動,就被趕下了臺。子產不毀鄉校,開放議政風氣,卻使鄭國得到治理。也許你不屑一顧:老掉牙的故事,又是幾千年前的舊事,怎能拿出來與現在相比?我們比周厲王的力量強大得多了,何必學那子產迂夫子?那好,你既然聲稱要堅持「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馬克思的話總該聽幾句吧?1841年底,普魯士政府頒佈了新的書報檢查令,馬克思立即於1842年初撰文抨擊。這就是馬克思的第一篇政論文章──《評普魯士最近的書報檢查令》,其中有幾段絕妙文字:

「你們讚美大自然悅人心目的千變萬化和無窮無盡的豐富寶藏,你們並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羅蘭散發出同樣的芳香,但你們爲什麼卻要求世界上最豐富的東西──精神只能有一種存在形式呢?」

「每一滴露水在太陽的照耀下都閃耀着無窮無盡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陽,無論它照耀着多少個體,無論它照耀着什麼事物,卻只准產生一種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

我明白,別說什麼大禹治水、周厲王、鄭子產的故事打動不了某些掌實權的人物,打動不了能夠決定《網易──第三隻眼》之生死的人物,在他的眼中,區區這篇文章,更是不值一哂。即使偉大如馬克思,那又怎麼樣?普魯士政府的書報檢查令,大概也不會因爲馬克思寫了那篇抨擊文章而廢止吧?然而,水要流動,堵是堵不住的。這應該是個真理吧?新興的互聯網更是具有強大的生命力。《第三隻眼》上不去了,《中國報導》仍在,還有《熱門話題》、《中國研究》;還有層出不窮的新網站,還有令人目不暇接的新網頁......即使那《第三隻眼》果真被封掉了,還會有新的《第三隻眼》產生。因爲,人們需要它,時代需要它;因爲,還有一大批「沒有放棄」的人們,他們正在「一起努力」。

回來吧,《第三隻眼》。

轉自民主論壇 原題爲:「由《第三隻眼》說開去」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4/7/1294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