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精神的太阳只准产生一种色彩:独裁的色彩
 
沈淦
 
【人民报消息】大概有一个月了吧,我再也没能进入《第三只眼》──我最喜爱的网页之一。

记得那上面有一句栏目警语:「在很多时候,睁开眼睛就意味着痛苦。」记得那儿有《静观者思》,有《网言无界》,有《百姓纪事》。记得我们一班网友曾在那儿畅谈「申奥」,讨论「高薪养廉」,抒发对农民过重负担的感慨,争论造成13亿人口的巨大压力该由谁来负责;我们曾听楚风先生回忆其成长的过程,更为潇浏女士对上个世纪的平淡质朴的描述而感染。我个人则与臣学冬先生、志林先生为某个问题而进行过激烈的争论,还有曼陀铃、京东山人等等,虽未谋面,却仿佛一个个呼之欲出……

然而突然有一天,《第三只眼》上不去了!从网页显示来看,是因为有「严重错误」,「你的请求被禁止」了。画面上只留下一张哭泣的面孔。旁边是两行类似于调侃的大字:「哦!?出错了……」好在再往右还有两行对「出错信息」的解释:「该栏目正在进行技术升级;我们正尽快进行处理,同时对您造成的不便表示抱歉!」

哦,原来是这样。在我的想像中,「技术升级」是要不了多少时间的。于是,几天之后再上去试试。哪知一个月过去了,也不知试了多少回,仍然是那个哭泣的面孔,仍然是那不痛不痒的「抱歉」!为什么,为什么?是不是《第三只眼》的言辞过于尖锐,过于偏激,触怒了某些手握实权的人物?是不是国人本来就不该有那冷静观察的《第三只眼》?或者你即使冷静观察了,也只能藏在心中「腹诽」,而不能形成文字、示之于人?于是,我又由《第三只眼》而想起了《中国报导》。

《希网网络》的《中国报导周刊》也是我最喜爱的网页之一。名义上是「周刊」,实际上有时候每天都有,有时候两、三天、三、四天出一期。然而在春节之前,忽然整个星期见不到它的踪影了。终于,2001年1月11日,第152期《中国报导周刊》又和大家见面了。原谅我当一回「文抄公」吧,因为那一期的《篇首寄语》实在太好了:

「经过一番波折,《中国报导周刊》终于重新开放了。另外,经过编辑们的努力,《中国报导》的网页(http://www.mlcool.com)也正式开通了,按20大类收录了150期的共721篇文章。希望我们大家能共同爱护、珍惜我们这一片小小的天地。」

「我们一直没有放弃」

「每一次倾听的声音,每一双握过的手,每一条走过的街道,每一座凝望的村庄,都没有忘记,都留在心里。」

「每一声呼喊都有回应,每一次关注都让我们感动,每一种鞭策都是力量。」

「也许我们的声音有些喑哑,所以你不曾听见,也许我们的背膀有些酸疼,而你正需要扶持,那么请你也张开口,因为你的声音就是我们的声音,请你也伸出手,因为你的力量就是我们的力量。」

  「每一次击响键盘,每一次端起相机,我们都和你在一起。」

  「因为你的善良,我们一直没有放弃。」

  「因为你的坚韧,我们一直没有放弃。」

  「因为你的痛苦,我们一直没有放弃。」

  「因为你的希望,我们一直没有放弃。」

  「因为生命像鲜花一样美好,爱像阳光一样动人,因为真实像岩石一样坚固,良知像野草一样劲生,我们一直没有放弃。」

「一年就这样过去了,一个世纪就这样过去了。如果未来,我们还能回答一直没有放弃,那么现在,就请你和我们一起努力。明天就是新世纪。」

噢,朋友,我不知道您读了这段文字有什么感想,而我的脑海中只有两个字:「希望」。而且,我还想悄悄地告诉您:我那不争气的眼眶,竟然有点湿润了。您瞧,最新的、今天的《中国报导周刊》(2001年4月5日第183期)又到了。内容我还没看,标题中就有这么一篇《就中美撞机事件的不同看法》。

今天,《第三只眼》沉默的时间已经远远超过了《中国报导》。它当真是在进行那艰难的「技术升级」、还是也碰到了「波折」,不得而知;它「升级」成功或冲破「波折」后,会不会换药不换汤,被阉割了灵魂,也不得而知。然而,如果它确实碰到了「波折」,作为它的老读者与老作者,我倒不能不说几句。

掌握《网易──第三只眼》之命运的人啊,你难道不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吗?与其堵塞,何如疏导?俗话说「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周厉王箝制言论,弄得道路以目。结果怎么样?国人一暴动,就被赶下了台。子产不毁乡校,开放议政风气,却使郑国得到治理。也许你不屑一顾:老掉牙的故事,又是几千年前的旧事,怎能拿出来与现在相比?我们比周厉王的力量强大得多了,何必学那子产迂夫子?那好,你既然声称要坚持「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马克思的话总该听几句吧?1841年底,普鲁士政府颁布了新的书报检查令,马克思立即于1842年初撰文抨击。这就是马克思的第一篇政论文章──《评普鲁士最近的书报检查令》,其中有几段绝妙文字:

「你们赞美大自然悦人心目的千变万化和无穷无尽的丰富宝藏,你们并不要求玫瑰花和紫罗兰散发出同样的芳香,但你们为什么却要求世界上最丰富的东西──精神只能有一种存在形式呢?」

「每一滴露水在太阳的照耀下都闪耀着无穷无尽的色彩。但是精神的太阳,无论它照耀着多少个体,无论它照耀着什么事物,却只准产生一种色彩,就是官方的色彩!」

我明白,别说什么大禹治水、周厉王、郑子产的故事打动不了某些掌实权的人物,打动不了能够决定《网易──第三只眼》之生死的人物,在他的眼中,区区这篇文章,更是不值一哂。即使伟大如马克思,那又怎么样?普鲁士政府的书报检查令,大概也不会因为马克思写了那篇抨击文章而废止吧?然而,水要流动,堵是堵不住的。这应该是个真理吧?新兴的互联网更是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第三只眼》上不去了,《中国报导》仍在,还有《热门话题》、《中国研究》;还有层出不穷的新网站,还有令人目不暇接的新网页......即使那《第三只眼》果真被封掉了,还会有新的《第三只眼》产生。因为,人们需要它,时代需要它;因为,还有一大批「没有放弃」的人们,他们正在「一起努力」。

回来吧,《第三只眼》。

转自民主论坛 原题为:「由《第三只眼》说开去」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4/7/12948.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