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入世鉅變
 
李怡
 
【人民報消息】中國入世,對中國社會帶來的主要變化,是通過市場競爭,帶動社會重新建立互信基礎。

中國社會爲甚麼缺乏互信基礎?主要原因是黨和政府(即當權者)控制了老百姓的一切。過去要糧票、要布票、要房管所分配住房的情形不在話下,即使在今天,銀行、保險、電訊、鐵路運輸等行業仍在國家控制之下。銀行可以隨時扣住人民的款、存款,保險公司對賠償也往往是愛理不理。老百姓既投訴無門,也沒有其他選擇,只有忍氣吞聲。另一方面,當權者的控制一旦稍有鬆弛,老百姓也就像老鼠不見了貓似的,四出鑽營。因此,人民不相信政府,政府也認爲老百姓都是刁民。刁民之間也紛紛以假酒、假藥、假米等相互欺騙。

當市場引進了外資的競爭,情形就有了根本的改變。國營銀行、保險不再是獨市生意。若不在這三、五年內改變經營,以服務人民、方便人民提存爲經營方向,等到外資銀行可以經營人民幣零售業務時,存戶難免要跑掉七、八成,擋也擋不住。同樣面對外資保險業進入中國的團保、健保、勞保的市場,國營保險業也要改變經營,因爲客戶對它們的選擇已不是理所當然,而是必須以服務來爭取。在這種情形下,對國民的保障也會有所提高。

在市場競爭之下,法治一定要漸趨完善。比如對支票的使用,現在據說企業或個人若開了空頭支票也往往難以起訴入罪,而即使民事起訴打贏了官司也會無人執行。信用卡的使用也是如此。社會的互信基礎,要靠完善的法律保護守法者,才能逐漸形成。入世後的市場競爭,會加速推動法治的完善。

國家壟斷的銀行、保險、電訊、鐵路運輸等,要與外資競爭,必須取得人民的信任。其他國有企業要避免在競爭中被淘汰,也要走非國有化的道路。非國有化的企業、私營企業,要與外資競爭,也要爭取人民的信任。因此,市場競爭,實是民心的競爭。在這種趨勢之下,政府的管理也要爭取人民的信任,否則就無法面對人民自主意識不斷加強的挑戰。克林頓曾說,「中國加入世貿後,人民就會逐漸擺脫對政府的依靠,中國政府不再是每個人的僱主、地主或店主,政府也就沒有甚麼工具可以控制人民的生活。如此,中國將真的發生鉅變。」——這也是筆者對中國入世的期望。

——轉自《蘋果日報》日期:2001年11月13日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11/13/1700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