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陸鏗: 高行健得諾貝爾獎是件大事
 
陸鏗
 
【人民報訊】高行健在二○○○年得了諾貝爾文學獎,這對中國人來說是件大事。

  中國人常常不自覺地陶醉於五千年曆史的文化古國。現代中文文學如從一九一九年「五·四」算起,也是超過了八十年。八十年的努力,難道一文無成?(不是一事無成)。

  雖然,有人批評諾貝爾文學獎委員會是歐洲中心主義,但不能否認,諾貝爾文學獎本身已被全世界公認爲文學的最高榮譽。就以東方國家來說,印度人以泰戈爾得獎、日本人以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得獎爲榮。中國作家這麼多,難道一個都不成?

蕭乾曾表示不必太重視

  我曾以中國作家爲什麼得不到諾貝爾文學獎請教老友蕭乾。我知道他曾訪挪威,並獲挪威國王授勳。

  他說:「對諾貝爾文學獎,不必太重視,人家有人家的標準。」

  我再問:「會不會是翻譯的問題?因爲中國人的思想、感情、風俗、習慣,以及行文的意境,要讓外國人準確領會,恐怕很難。」

  他說:「也可能是個問題。」

  後來,我從文化界的友人處得知,一九八八年沈從文先生如果不是五月十日逝世,而遲幾個月,那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可能他是得主。

  終於在本世紀末傳來了高行健得獎的消息,作爲一個關注中華民族榮譽的記者,我不能不感到興奮。

劉再復的跋肯定高行健

  抱歉的是,我這個人從來不看現代小說,所以沒有欣賞過《靈山》的靈氣。至於《一個人的聖經》,我雖是基督徒,但因是一個不好的基督徒,連耶穌基督的聖經都沒有讀完,遑論其他?

  感謝被高行健稱爲「摯友」、「知音」的劉再復教授助我脫困,我和再復一九八五年在北京認識,就感到他是一位在文學方面識見過人的才子,及至在《明報月刊》讀到他和他的愛女劉刻梅教授的「父女兩地書」,探討問題之廣,智慧交融之深,真正做到了「共悟人間」,使我讀來不僅深深受益,而且過癮之極,我本來要打電話給潘耀明兄,希望「明月」繼續轉載下去,想不到已經成了天地圖書。

  從《一個人的聖經》的跋中,可以發現最早肯定高行健作品不凡的是劉再復。明確指出:高行健是一個渾身顫動着自由脈搏、堅定地發着個人聲音的作家,是一個完全走出各種陰影,尤其是各種意識形態陰影(主義陰影)的大自由人,是一個把個人精神價值創造置於生命塔頂的文學藝術全才。

  以上評價是在高行健獲諾貝爾文學獎前作出的。因此,劉再復可以說是高行健的伯樂。

拜訪劉再復 專談高行健

  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我和文灼非先結伴到城市大學教授宿舍拜訪劉再復教授,承他和夫人熱情接待,後來他弟弟也共進午餐,談話的主題自然是高行健。

  我指出,再復是高行健的伯樂,再復則說伯樂應該是馬悅然教授。馬氏甚至說:《靈山》是「廿世紀最偉大的小說之一」。審美判斷,斬釘截鐵。

  事實上,馬悅然將中國現代文學推向國際確有大功。他是國際間首先注意到七十年代末中國出現了如北島、顧城、舒婷、楊煉、芒克、多多等一羣天賦甚高的年輕詩人;八、九十年代出現了如莫言、李銳、蘇童、韓少功、賈平凹、王安憶、史鐵生、徐小等年輕作家的人。他用了很大的精力,翻譯了中國新一代作家、詩人的著作。難能可貴的是,馬悅然更願意使用中文文學而不是中國文學這個提法,自然地涵蓋了兩岸三地。

  劉再復指出:高行健的得獎是漢語寫作的勝利。瑞典文學院這個獎雖是授予高行健,實際上是發給漢語,這是我們母親語言的勝利。反映漢語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寫作媲美,具有普世價值。

  作爲高行健的知音,怎麼看高的特點?

  再復指出,高是最具文學狀態的人,所謂「文學狀態」即非「政治工具狀態」非「集團戰車狀態」,非「市場商品狀態」,超越各種利害關係的狀態,把自己從各種利害關係的網絡中抽離出來,使自己處於真正的文學狀態中。

劉賓雁截然不同的觀點

  我的另外一位好友,在中國大陸名重一時的劉賓雁,對高行健和劉再復的主張則持不同的觀點。

  由於瑞典文學院在授獎公報中,特別表彰了《一個人的聖經》,指出:「作者以毫不留情的真誠筆觸,詳細介紹了自己在文革中先後作爲造反派、受迫害者和旁觀者的經驗。他的敘述本來可能成爲異議人士的道德代表,但他拒絕這個腳色,無意當一個救世主。」

  賓雁針對高行健不諱言一直致力於遺忘,提出問他「又爲什麼要寫文革?至少可以證明他並無『清算』文革的意願,這不能算是他的過錯,只能說是瑞典文學院可能錯了。」

  賓雁還指出,高行健的同代人、作家鄭義寫的短篇小說《楓》;戴厚英寫的長篇小說《詩人之死》和《人啊,人!》;古華寫的改編成電影的《芙蓉鎮》;在揭示文革的深度和廣度上超過了《一個人的聖經》。

  高行健強調了自由的可貴。劉賓雁則提出「問題就在於他用這個自由去做什麼?」高「再三聲明他沒有主義,選擇逃避,提倡遺忘,把生命與自由的意義界定爲享受,難道不是好幾個地地道道的主義嗎?」

中共當局爲什麼這麼蠢?

  在我向再復請教的過程中發現了一個小小的差異,即關於世紀的計算法不同,我是把二○○○年十二月卅一日以前,都算作廿世紀;要到二○○一年元旦開始才算進入廿一世紀。而再復是將二○○○年元旦開始就算爲進入新世紀。他是歐洲的算法,我是美國的算法。問題不大。

  比較大的問題是中共對高行健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反應,實在蠢得可以。我認爲以江澤民對文學的愛好,對高行健的得獎,完全可以文學歸文學,不必提高到政治原則對待,只當作漢語的成就,就能皆大歡喜。

  如果不是北京把這件事無限上綱,我相信瑞典文學院授獎公報和高行健受獎講話,都不會是現在這種情況。可以說是北京宣傳當局激化了矛盾,自討沒趣。

  毛澤東生前最喜歡強調人的因素第一。從人的因素看,不能不提到在北京掌握宣傳大權的丁關根。

  此人原爲中國國民黨附屬的三青團骨幹,本來是極右分子,後來投機參加了共產黨,由於打得一手好橋牌,因緣際會,成爲鄧小平的橋牌搭子,從而一飛沖天。

  在中國大陸,不少人爲了掩蓋極右的出身,表現得極左,丁關根就是一個典型。因而,在對待高行健得諾貝爾文學獎的問題上弄得非常被動,使中共處於捱打的地位,並非偶然。

  劉再復認爲對於高行健得文學獎,無需用高深的意識形態去判斷。他舉出一九九八年,葡萄牙左翼作家、共產主義者薩拉馬戈獲得諾貝爾獎,葡萄牙政府立即聲明放下分歧,共同慶祝「葡萄牙語的勝利」!而我們中國同胞連這種喜悅都沒有。除了感慨,還能說什麼?!
轉自大紀元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27/882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