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陆铿: 高行健得诺贝尔奖是件大事
 
陆铿
 
【人民报讯】高行健在二○○○年得了诺贝尔文学奖,这对中国人来说是件大事。

  中国人常常不自觉地陶醉于五千年历史的文化古国。现代中文文学如从一九一九年“五·四”算起,也是超过了八十年。八十年的努力,难道一文无成?(不是一事无成)。

  虽然,有人批评诺贝尔文学奖委员会是欧洲中心主义,但不能否认,诺贝尔文学奖本身已被全世界公认为文学的最高荣誉。就以东方国家来说,印度人以泰戈尔得奖、日本人以川端康成、大江健三郎得奖为荣。中国作家这么多,难道一个都不成?

萧干曾表示不必太重视

  我曾以中国作家为什么得不到诺贝尔文学奖请教老友萧干。我知道他曾访挪威,并获挪威国王授勋。

  他说:“对诺贝尔文学奖,不必太重视,人家有人家的标准。”

  我再问:“会不会是翻译的问题?因为中国人的思想、感情、风俗、习惯,以及行文的意境,要让外国人准确领会,恐怕很难。”

  他说:“也可能是个问题。”

  后来,我从文化界的友人处得知,一九八八年沈从文先生如果不是五月十日逝世,而迟几个月,那年的诺贝尔文学奖可能他是得主。

  终于在本世纪末传来了高行健得奖的消息,作为一个关注中华民族荣誉的记者,我不能不感到兴奋。

刘再复的跋肯定高行健

  抱歉的是,我这个人从来不看现代小说,所以没有欣赏过《灵山》的灵气。至于《一个人的圣经》,我虽是基督徒,但因是一个不好的基督徒,连耶稣基督的圣经都没有读完,遑论其他?

  感谢被高行健称为“挚友”、“知音”的刘再复教授助我脱困,我和再复一九八五年在北京认识,就感到他是一位在文学方面识见过人的才子,及至在《明报月刊》读到他和他的爱女刘刻梅教授的“父女两地书”,探讨问题之广,智慧交融之深,真正做到了“共悟人间”,使我读来不仅深深受益,而且过瘾之极,我本来要打电话给潘耀明兄,希望“明月”继续转载下去,想不到已经成了天地图书。

  从《一个人的圣经》的跋中,可以发现最早肯定高行健作品不凡的是刘再复。明确指出:高行健是一个浑身颤动着自由脉搏、坚定地发着个人声音的作家,是一个完全走出各种阴影,尤其是各种意识形态阴影(主义阴影)的大自由人,是一个把个人精神价值创造置于生命塔顶的文学艺术全才。

  以上评价是在高行健获诺贝尔文学奖前作出的。因此,刘再复可以说是高行健的伯乐。

拜访刘再复 专谈高行健

  二○○○年十二月十五日,我和文灼非先结伴到城市大学教授宿舍拜访刘再复教授,承他和夫人热情接待,后来他弟弟也共进午餐,谈话的主题自然是高行健。

  我指出,再复是高行健的伯乐,再复则说伯乐应该是马悦然教授。马氏甚至说:《灵山》是“廿世纪最伟大的小说之一”。审美判断,斩钉截铁。

  事实上,马悦然将中国现代文学推向国际确有大功。他是国际间首先注意到七十年代末中国出现了如北岛、顾城、舒婷、杨炼、芒克、多多等一群天赋甚高的年轻诗人;八、九十年代出现了如莫言、李锐、苏童、韩少功、贾平凹、王安忆、史铁生、徐小等年轻作家的人。他用了很大的精力,翻译了中国新一代作家、诗人的著作。难能可贵的是,马悦然更愿意使用中文文学而不是中国文学这个提法,自然地涵盖了两岸三地。

  刘再复指出:高行健的得奖是汉语写作的胜利。瑞典文学院这个奖虽是授予高行健,实际上是发给汉语,这是我们母亲语言的胜利。反映汉语可以和世界上任何一种语言写作媲美,具有普世价值。

  作为高行健的知音,怎么看高的特点?

  再复指出,高是最具文学状态的人,所谓“文学状态”即非“政治工具状态”非“集团战车状态”,非“市场商品状态”,超越各种利害关系的状态,把自己从各种利害关系的网络中抽离出来,使自己处于真正的文学状态中。

刘宾雁截然不同的观点

  我的另外一位好友,在中国大陆名重一时的刘宾雁,对高行健和刘再复的主张则持不同的观点。

  由于瑞典文学院在授奖公报中,特别表彰了《一个人的圣经》,指出:“作者以毫不留情的真诚笔触,详细介绍了自己在文革中先后作为造反派、受迫害者和旁观者的经验。他的叙述本来可能成为异议人士的道德代表,但他拒绝这个脚色,无意当一个救世主。”

  宾雁针对高行健不讳言一直致力于遗忘,提出问他“又为什么要写文革?至少可以证明他并无‘清算’文革的意愿,这不能算是他的过错,只能说是瑞典文学院可能错了。”

  宾雁还指出,高行健的同代人、作家郑义写的短篇小说《枫》;戴厚英写的长篇小说《诗人之死》和《人啊,人!》;古华写的改编成电影的《芙蓉镇》;在揭示文革的深度和广度上超过了《一个人的圣经》。

  高行健强调了自由的可贵。刘宾雁则提出“问题就在于他用这个自由去做什么?”高“再三声明他没有主义,选择逃避,提倡遗忘,把生命与自由的意义界定为享受,难道不是好几个地地道道的主义吗?”

中共当局为什么这么蠢?

  在我向再复请教的过程中发现了一个小小的差异,即关于世纪的计算法不同,我是把二○○○年十二月卅一日以前,都算作廿世纪;要到二○○一年元旦开始才算进入廿一世纪。而再复是将二○○○年元旦开始就算为进入新世纪。他是欧洲的算法,我是美国的算法。问题不大。

  比较大的问题是中共对高行健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反应,实在蠢得可以。我认为以江泽民对文学的爱好,对高行健的得奖,完全可以文学归文学,不必提高到政治原则对待,只当作汉语的成就,就能皆大欢喜。

  如果不是北京把这件事无限上纲,我相信瑞典文学院授奖公报和高行健受奖讲话,都不会是现在这种情况。可以说是北京宣传当局激化了矛盾,自讨没趣。

  毛泽东生前最喜欢强调人的因素第一。从人的因素看,不能不提到在北京掌握宣传大权的丁关根。

  此人原为中国国民党附属的三青团骨干,本来是极右分子,后来投机参加了共产党,由于打得一手好桥牌,因缘际会,成为邓小平的桥牌搭子,从而一飞冲天。

  在中国大陆,不少人为了掩盖极右的出身,表现得极左,丁关根就是一个典型。因而,在对待高行健得诺贝尔文学奖的问题上弄得非常被动,使中共处于挨打的地位,并非偶然。

  刘再复认为对于高行健得文学奖,无需用高深的意识形态去判断。他举出一九九八年,葡萄牙左翼作家、共产主义者萨拉马戈获得诺贝尔奖,葡萄牙政府立即声明放下分歧,共同庆祝“葡萄牙语的胜利”!而我们中国同胞连这种喜悦都没有。除了感慨,还能说什么?!
转自大纪元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27/882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