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石破天惊
 
【人民报讯】一文激起千层浪

1979年3月11日,《四川日报》发表了记者张乃明等人的文章《大足县发现一个能用耳朵辨字的儿童》。文中报道:

儿童唐雨,现年12岁,小学五年级学生。……

1978年旧历一月的一天,唐雨和小朋友陈小明一起走在路上,他的耳朵无意中触到陈小明的上衣口袋,大脑便呈现出一包香烟的牌名“飞雁”二字。……唐雨对他们说:“我们来猜字。随便你在什么地方写,写好裹起来我来猜。”韩仁甫便背着身写了一个“房”字,揉成小团,交给唐雨。他拿来放在耳边,很快就辨认出来了,使对方大吃一惊。这样,唐雨能用耳朵辨认字的消息就传开了。为了证实此事,公社干部又写了“猪”。“牛”、“马”、“羊”、“狗”等字,揉成一团,唐雨接过去,贴在耳边,静听一会,随口就读出来。县科委、文教局又派人核实,并有意在一张字条上,将尖端科学的“端”字写成“瑞”字,给唐雨放在耳里辨认。唐雨照样一一认出,并指出其中端字写错了。在考查中,还发现唐雨能鉴别字的颜色是红色、蓝色还是黑色,是用毛笔写的还是钢笔写的……据唐雨自己介绍,他的手像有电一样,拿到写有字的纸团,脑里便开始有字迹的反映;当字团放进耳门,脑海就像银幕一样把字的笔划逐一显现出来。……省有关科研部门对此已采取措施进行科学研究。

许多报纸转载了《四川日报》这一消息,引起广泛反响。从此,揭开了中国特异功能研究的序幕。

同年4月6日,《安徽科技报》报道安徽省宣城县一名12岁的女中学生胡联能用耳朵认字和辨色。宣城县科委、科协的负责人对此作了核实。

4月13日《北京科技报》报道,石景山区一名8岁的小学二年级女学生姜燕能用耳朵认字和辨别图形。在消息见报之前,中国科学院心理所对姜燕功能进行了两次测试,肯定了功能的存在。几乎同时,在北京北礼士路小学发现11岁的女学生王斌和她13岁的姐姐王强也能进行耳朵认字,学校将此情况反映给《北京科技报》。

同年4月20 日《河北科技报》报道沦县一名15岁女中学生于瑞华也能用耳朵认字。

揭露和批判紧相随

耳朵认字现象违反科学常识,遭到人们怀疑或反对。四川医学院在唐雨消息见报后几天,就派出调查组到大足县调查并对唐雨进行测试。他们的调查报告得出完全否定的结论,在8天内进行了25次测试,认为除6次偷看未成拒绝辨认外,其余19次都是偷看后认出的。

《光明日报》记者周斌在了解到四川医学院测试结果后,写一份“内参”。中科院心理所的同志看到内参后,又对姜燕进行了重新测试,否定了以前两次测试结论,认为以前两次测试不严格,有作弊可能性。第三次测试,给她10个试样,有5次因偷看不成而未能认出,其余5次是作弊偷看认出的。测试结果登在国家科委的《信访简报》上。

从5月份起,一些报刊开始揭露和批判耳朵认字。最有影响的文章是,5月5日《人民日报》发表该报记者祖甲的《从以鼻嗅文到“耳朵认字”》一文,5月18日叶圣陶的《关于耳朵认字的新闻报道》一文。这两篇文章以极其严厉的语气批判“耳朵认字”是:荒诞无稽,违背了科学常识,完全是反科学的;在搞四化的今天却有这样的事,简直是丢中国人的脸。

在四川医学院对唐雨测试之后,唐雨生了一场病,在病后宣称功能消失了。在《人民日报》批判文章后不久,姜燕也声称功能消失了。与报刊揭露和批判的同时,某部门下文说对“耳朵认字”现象的宣传是违反科学的,是封建迷信的复活。《四川日报》作了自我批评,当时的四川省委书记也被迫作了检讨。

《自然杂志》的支持

《自然杂志》是1978年5月在上海创办的综合性刊物。它的名字和办刊方针都是模仿在世界科学界享有盛名的英国“Nature”(自然)杂志,以报道自然科学界最新、最前沿的研究进展为主。创刊号上就发表了《探测气功运气疗法的物质基础的初步实验结果》一文。这是最早关于外气实验的报道。《自然杂志》编辑部有两位年富力强、对新生事物一分敏感的编辑兼记者。一位是朱润龙, 1965年毕业于复旦大学生物系。一位是朱恰恰, 1967年大学毕业。他们是特异功能研究领域的拓荒者。人们习惯上将他们称为“二朱”。

1979年7月,“二朱”出差来到北京,在《人民日报》对耳朵认字进行了严厉批判之后,听到了关于王斌、王强能耳朵认字的介绍。带着复杂好奇的心情,“二朱”来到王斌家看王氏姐妹作了腋下认字的表演。“二朱”受报刊批判影响,不敢轻易相信,又请王氏姐妹到招待所作实验,试样在室外写好,为防止偷看,试样放在手套里,科研人员替她们戴上手套,用绳在手腕处扎紧,然后她们将手伸进衣服里的腋下,很快就正确辨认出来试样上的图形和颜色。这一不可思议的现象引起他们极大的兴趣。他们十分重视科研人员对特异认字现象的验证和研究。此后,《自然杂志》发表了北大生物学教授陈守良、空军某医学研究所科研人员罗冬苏等人一系列关于特异认字的测试报告。鉴于耳朵认字遭到严厉批判,便用了替代术语,如:非眼视觉、人体感知、特殊感应功能等。

1980年2月,由《自然杂志》编辑部主持,在上海召开了第一届人体特异功能讨论会。特异功能指现代科学解释不了的人体功能,从此特异功能这个词广泛使用。参加这次讨论会的有来自8个省市的80多名代表,其中有13名特异功能儿童1名特异功能成年人,包括唐雨、姜燕、王斌、王强、胡联、黄红武、于瑞华等人。讨论会除宣读一些测试报告外,还进行特异认字的表演或测试。这次测试为防止作弊,注重改进实验方法,如:用纸套、暗盒、信封等密封试样。《自然杂志》认为,这次会澄清了去年对耳朵认字真伪的争论,以这次会议为标志,我国对人体特异功能的研究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1980年10月,由《自然杂志》编辑部创办了小报《人体特异功能通讯》(大约每月一期),作为这个领域研究动态的交流资料。

科学界的泰斗钱学森密切关注着特异功能现象的发现和研究进展。1981年初,他在《自然杂志》上提出了人体科学的概念。对于多数人来说,人体科学是特异功能的代名词。

1981年5月,在四川重庆召开了第二届人体特异功能讨论会,四川省委书记杨超主持了开幕式,中国科协书记聂春荣出席会议。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贝时潭、王涂昌、赵忠尧等去信或去电祝贺。在这次会议上成立了中国人体科学研究会筹委会。

于光远的批判

从1981年8月起,也就是在第二届人体特异功能讨论会结束不久,一直到1982年底,于光远在《哲学研究》、《中国社会科学》、《科学报》、《知识就是力量》、《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82年中国哲学年鉴》等刊物上发表了10多篇批判特异功能的文章。后来他将有关文章汇编成《评所谓人体特异功能》一书,由知识出版社出版。

于光远是著名的哲学家、经济学家,曾任中宣部科学处处长,1981年、1982年时任国家科委副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他是研究恩格斯《自然辩证法》一书的专家和权威,曾是“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的主要负责人。他是批判特异功能研究的倡导者。

于光远认为揭露唐雨、姜燕等人的实验是真实可靠的,而《自然杂志》等报刊发表的肯定特异功能的测试是不可信的。他从哲学的高度批判相信特异功能实验的人是经验主义。他认为,像“耳朵认字”这样的情况,在科学上是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用理论的考察就可以从根本上予以否定,根本用不着什么实验来证明。

于光远认为批判特异功能研究是十分必要的。他认为,人体特异功能研究就是灵学的一个变种;灵学是一门伪科学。他认为关于人体特异功能的宣传造成思想混乱,这是“要科学,还是要伪科学”、“要唯物主义,要马克思主义哲学,还是要唯心主义,要和马克思主义根本对立的哲学”的问题。

张宝胜“出山”

张宝胜1958年出生,辽宁本溪人,从小就有特异功能,但是没有引起别人重视。1979年唐雨耳朵认字的消息,引起全国各地对这一奇异现象的重视。大约是在1980年初,张宝胜所在的工厂发现他能用鼻认字。事情起因于张宝胜偶然说出了一封同事信中的内容,那同事认为他偷拆别人的信件,告到了厂保卫科。张宝胜不承认偷拆信件,说是用鼻子认的,厂里为了弄清事实真相,对他进行了测试,证实他确实能用鼻认字。此事很快传到本溪市领导那里,于1980年6月由市科协组织了对他的测试,进一步肯定了张宝胜的功能。此后辽宁省中医学院对他作了进一步测试,发现他有人体透视功能,可以准确他说出孕妇胎儿情况,于是便与张宝胜合作搞实验研究。张宝胜的名气也越来越大了。

上层领导表态

1982年初,张宝胜被热心人体科研的人们请到北京。由于他的功能既强又稳定,很快得到国防科委副主任张震寰等人的重视。1982年3月张震寰主持了一次张宝胜特异功能认字的表演,观看表演的有国防科委某局副局长伍绍祖。当时胡耀邦任党中央主席,伍绍祖曾在胡耀邦任团中央第一书记时,在团中央工作过,与胡耀邦较熟悉。张震寰希望伍绍祖能对上层做些工作。伍绍祖本是抱着怀疑与挑剔的态度去看表演的。事实使他深深地震动了,改变了他原来绝对不信的看法。他看完表演后给胡耀邦写了一封信,信中有这样一段话:“纵观科学发展的历史,当初哥白尼提出日心说,伽里略坚持地球转动说,爱因斯但提出相对论,摩尔根提出基因论,都遇到世俗势力的严厉抨击,拥护新说的人甚至丢掉了性命,如布鲁诺。苏联正式把基因论封为‘资产阶级唯心主义的伪科学’,而事实却恰恰证明,他们的李森科学说才是伪科学。从以上所举的例子可以看出,一些旧理论所不能解释的现象,往往是科学跃进的先声,一旦被发现并上升为科学的理论,就有着十分重大的科学意义和实用价值,对哲学也是一个重大的促进,列宁的《唯物主义与经验批判主义》就是很好的例子。当时物理学的新发现使一些庸俗的哲学家惊呼:‘物质消失了!只剩下方程式了!’而列宁却以此发展了辩证唯物主义哲学。”

可能是受这封信影响,胡耀邦指示中宣部对特异功能,不宣传,不争论,不批评。中宣部4月20日下发了传达此精神的通知。

5月,朱润龙请张宝胜到叶剑英元帅家进行特异认字表演。表演很成功,张宝胜先用鼻认出了叶帅写的“三笑”两字,然后又在根本不接触试样的情况下,认出了叶帅保健医生写的字。叶帅对朱润龙等同志讲,要进行科学研究。据说叶帅还将此意见转告了中央书记处。

大约与此同时,钱学森对4月20日通知不尽满意,写信给中宣部,要求允许研究特异功能和进行学术交流。中宣部将信报中央书记处。

根据中央书记处的指示,1982年6月15日中宣部再次发出关于人体特异功能宣传问题的通知,除重申4月20日通知的三不方针外,增加了允许少数人搞研究,允许学术交流,要将科研人员和投机诈骗等区别开来的内容。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27/882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