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高行健《灵山》圣诞节期间将在美上市
 
【人民报讯】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的作品《灵山》英文版圣诞节期间将在美国上市。美国哈泼柯林斯出版公司负责这部小说的出版发行。令人啼笑皆非的是,高行健的作品可以在美国上市,却无法在中国得到出版。

全美有影响力的《纽约时报》书评版以《沉闷之旅》为题,介绍了高行健和他的《灵山》。据BBC新闻报道,撰写这一书评的是普力策奖得主、原《纽约时报》驻北京首席记者、现任该报编辑的纪思道(Nicholas D. Kristof)。纪思道在书评中坦率地说,如果要让他向一位朋友推荐中国小说,他不会从高行健的作品开始,他会推荐北岛、戴厚英的作品,或是有着$$%痞子文学 $$%之称的王朔的作品。 纪思道坦率地说,高行健的作品在中国被禁,但不论在东方还是西方,要找到高行健的作品都不容易。

有文学研究者指出,高行健受另一位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贝克特的影响很大,因此,有人觉得,读高行健的《灵山》,仿佛感到是贝克特到中国去旅行并沉缅于中国的神秘之后而写出来的作品。

《纽约时报》的书评中说,很难说《灵山》是说什么的,它缺少情节、描述和人物发展;与其说这是一部游纪,不如说这是一部芜杂散漫的个人纪录,记录了作者在群体压力与孤独压力之间的挣扎。

《灵山》的主人公是一个被误诊为肺癌的病人,杀死自己的父亲,他在认为自己面对不可避免的死亡的同时,面对着中国共产党发起的$$%清除精神污染$$%运动。高行健本人曾听说他要被送去劳动教养,他因此而在一九八三年躲进四川山区,《灵山》在很大程度上是他这次$$%被迫旅行$$%的成果。

纪思道认为,从一个方面来看,《灵山》为西方人看中国提供了一个窗子,从窗子里看进去,看到的是西方了解甚少的东西。他举例说,作品主人公(很大程度上是高行健自己)在山村里用作家协会会员证骗房子住、骗车用,这说明中国之大,一个潜在的$$%反革命分子 $$%被当成了尊贵的访客。

纪思道认为,逃离群体是中国知识分子的合理主题,身分与权力总是由国家授予的;《灵山》中所述及的群体与个人之间的紧张可以使读者与之产生共鸣,但是,写作的实验手法,使这本书显得艰涩。

他同时赞赏高行健以调侃的语调为自己写作手法的辩解:人们已经说了很多废话,你为什么不可以多说一点呢?  

美国的文学评论界倾向于认为,做为诺贝尔文学奖得主,高行健将长久地为人们所关注、所研究,但是,很少有人期待他的作品会成为热卖的畅销书,正所谓是“曲高和寡”吧。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2/24/868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