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贪污腐败为何猖獗
 
宁志荣
 
【人民报讯】当今人们最关注的社会热点之一是党内存在的贪污腐败问题。据报道,有些地方的大案和要案呈上升趋势。贪污腐败为何如此猖獗呢?这不得不引起人们的思考。

其一,惩治和打击力度不够。在一些地方,疯狂鲸食千万的巨贪,却只判了有期徒刑,这如何能够震慑犯罪?至于贪污几十万上百万的犯罪分子,对其量刑就可想而知了。前几年,贪污几十万元便让人触目惊心,如今贪污数目却成百万成千万,人们却见怪不怪了。

其二,特权的拥有和私欲的膨胀。现在有的单位或企业,无论赚钱或赔钱,甚至工人开不出工资,可领导们买个小车就十几万数十万,出国也不能少出,这些排场和体面是少不了的。有些人动用扶贫款和福利资金为自己买车或建筑豪宅,甚至吃喝、娱乐等消费,都可以用公款报销。各种官本位思想支配下的特权的拥有,给各种各样巧立名目的贪污腐败,提供了温床和环境。此外,私欲的极端膨胀,使得腐败者对公有资产变本加厉,欲壑难填。他们刚开始贪污几万,后来几十万,还不满足,以至于贪污了成百万成千万。中国古代强调“存天理,灭人欲”,如果能够以人民和国家的“天理”为重,灭除超越社会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的“恶欲”,我想这句话对惩治腐败还是有积极的意义。

其三,审计、财务管理不严,存在弊端。现在对单位或企业的审计,大多是几年一次或领导换届时才进行这项工作,如果能够随机进行审计,就可以把贪污腐败消灭在萌芽状态。如果在侵吞第一笔公款时就被发现,就不会出现作案多次甚至几年后才被追查。每次动用公款,都必须和财务部门打交道,为什么这些钱就可以从财务部门“轻易”地提出来?这些钱到哪儿去了?干什么用了?为什么长期无人过问?这涉及到单位和企业的管理问题。

其四,监督不力甚至有名无实。没有限制的权力必然会产生腐败,如果监督权仅仅是少数人或部门拥有,同样会出现监督不力的情况。有些部门以维护安定团结为由,对于出现的贪污腐败问题,又捂又盖,把反映问题的群众称作“刁民”。普通群众的监督权力一旦受到削弱,腐败分子便会肆无忌惮,无所畏惧了。此外,有些单位或部门,对于新闻舆论的监督,也是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也不满意,那也不满意,好像新闻舆论的监督属于“社会不安定因素”。其实,破坏安定团结的恰恰是贪污腐败和对贪污腐败的掩盖与纵容。
《法制日报》
(http://renminbao.com)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0/11/7/576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