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若習死或下臺:民變引發官變 中國如何轉型成功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李昱報導)近日,中國政治學家、斯坦福大學中國經濟與制度研究中心高級研究員吳國光在華視「三國演義」節目中,談到了中國在後習近平時代如何進行轉型的問題。他設想的最好前景是,民變引起整個共產黨政權內部裂變,軟著陸轉型到共產黨之後。 台灣華視推出的「三國演義」節目,是由國際政經專家汪浩主持,以及來賓日本資深媒體人矢板明夫共同討論的政論談話節目。 吳國光在節目分析,如果發生習近平死亡,或者習近平下臺,民變應聲而起,那麽這個時候有可能是一個最好的窗口期,推動中國走向共產黨之後。 他指出,成功的可能性就在於挑動中共體制內部,使這個制度內部發生裂變。「當有相當多的體制內人士看到了民意浩大,那麼這部分人就跳船到你這裏來了。不管他是投機家,野心家也好,這都沒關係。只要站到民眾這一邊來,那麼就可以推動政權軟著陸轉型。」 吳國光認爲,如果硬著陸,不僅代價很大,可能性也非常小。因爲中共政權壟斷了國家機器和巨大的財富,作為民間力量,要正面與之抗衡,是不可能成功的。 吳國光提起,在1989年的天安門事變當中,也有一個軟著陸的窗口期,但當局以軍事鎮壓滅絕了這個可能性。 1989年春夏之交,北京大學生到天安門廣場悼念前中共中央總書記胡耀邦,活動很快演變成一場席捲全國的「反官倒、要民主、要自由」的學生運動。當時的中央軍委主席鄧小平決定對學生進行鎮壓。時任國務院總理李鵬已經發布在北京部分地區實行戒嚴的命令。 吳國光說,當時有很多體制內人士要求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議,要求正在加拿大和美國訪問的人大委員長萬里回來主持會議。 1989年5月21日,前人民日報總編胡績偉等24位全國人大常委聯名致信全國人大常委會。信中寫道: 「近日北京市及全國各地的局勢表明,我們國家陷於極其嚴重的危機之中,我們作為人民選出的國家最高權力機關的成員,必須對人民共和國高度負責,在此緊急關頭,應立即通過法律程序,反映人民的意志。」 「為此,我們提議在5月24日至26日左右召開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非常)緊急會議,研究當前的嚴峻局勢,並通過法治軌道謀求正確解決中國當前危機的方法。如果暫不能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議,建議召開在京常委會委員參加的非正式緊急會議。」 胡績偉委託北京四通社會發展研究所所長曹思源等人,請在京全國人大常委在「建議書」上簽名,當時共有57位委員聯署。 吳國光表示,如果當時召開全國人大常委會議,來宣布李鵬的戒嚴令是非法的。當時中國就有機會可以軟著陸轉型,就可以把中國的民主化轉型,推向一個決定性的進步。 「鄧小平調動這麽多軍隊到北京來,不是完全為了對付學生,更多的是要防備共產黨體系內部,從全國人大常委,從總書記趙紫陽到全國人大委員長萬里,到上街遊行的各個機關的幹部。」吳國光預想,如果明天習近平死了,中國的老百姓上街放鞭炮、喝酒慶祝,這時候新的共產黨政權,是鎮壓還是不鎮壓? 「如果鎮壓,沒有人相信你還會是一個改革者」,那麽無論國際力量還是國內力量都會進一步往前推動,「我們不要再受他的騙,要進一步搞政治上的變動。」吳國光說。 吳國光同時也強調,如果中國的民眾、中國的異議力量,那些希望改變現行的遊戲規則,希望爭取權益的人,不願意去採取行動,沒有去撬動這個體制,沒有抓住這個機會之窗,那當然也無法實現軟著陸轉型。 吳國光指出,他所描繪的這個前景,是一個社會互動的結果,是一個動態的結果。「我們每個人做的事情,每個人說的話都有可能影響它變動,造成的結果就可能都不一樣。民間和官方不同力量的互動才是決定中國未來的關鍵。」 除了吳國光之外,其他外國學者也探討了後習近平時代的各種可能性。自1970年代就開始觀察中國發展軌跡的法國漢學家白夏告訴美國之音,後習近平時代的中共會變成一個集體領導黨,並反省習近平執政時期的錯誤。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8/29/9208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8月29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